|
|
|
嶺頭鄉位于慶元縣東南部,鄉政府駐地嶺頭村,南接龍溪鄉和福建省壽寧縣,倚舉水鄉、五大堡鄉,北靠荷地鎮、五大堡鄉;東臨荷地、左溪鎮,面積123平方公里;轄28個行政村,50個自然村,90個村民小組,共有2886 戶,10870口人,其中:農村10274人,非農業596人。
嶺頭鄉歷史悠久,明屬松源鄉招賢里,清屬松源鄉第一、第二部,民國屬際東鄉,1950年新建嶺頭鄉,1992年5月,原南峰鄉撤銷后和蘇湖鄉的八爐、包謝、芳村、白巖下4個行政村一起并入嶺頭鄉。
境內地勢高低錯落,峰巒密布,峻嶺縱橫,山間盆地海拔在600—1000之間,農田和村落主要分布在沿溪和盆地,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網縱橫,土質肥沃,適宜種植水稻、番薯等糧食作物和茶葉、藥材等經濟作物。
全鄉共有耕地面積10250畝,山林174054畝,出產稻米、大豆、番薯、木材、香菇、灰樹花、杏鮑菇、牛肝菌、茶葉、山蒼子、毛棕、吊蘭、狝猴桃等,昔以吊蘭最著。經過20多年的改革,嶺頭鄉已經發展成為以食用菌產業為主導的農業大鄉。香菇生產標準化,產量多質量優,故于1996年被授予中國食用菌行業先進集體。2006年該鄉共發展標準化香菇800萬袋,其它食用菌200萬袋。
嶺頭鄉立足當地資源,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該鄉高山蔬菜復種面積2007年已增加到180公頃,輻射全鄉15個行政村,為當地農戶增加收入400多萬元;帶動全鄉共發展稻田養魚267公頃,其中精養面積達34公頃,2007年共投入稻田魚苗1680公斤;截至2007年,累計開發標準化錐栗園區面積達467公頃,其中套種香根芹等藥材面積已達40公頃,每公頃增收7500到10500元;毛竹散種面積累計達34余公頃。
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比較完備,為今后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創造了條件。工業經濟取得長足發展:先后在慶元縣城引進了班門木業、家瑞竹業、千百川食品、鴻竹竹木等有限公司,投資總額達到500多萬元,2006年完成工業產值506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0%。投入建設的楊溪、橫嶺等2座電站,為當地工業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
[ 復制本文標題地址 ]
[ 進入論壇 ] [ 關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