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慎修堂,國學生吳國均建置于清道光己酉(1894)年。今天,我們來參觀慎修堂,不僅是因為慎修堂的建筑工藝,而且還因為它深厚的文化底蘊。
1939年,日本帝國主義步步逼進,為了南孔家廟的瑰寶(孔子夫婦圣像)的安全,國民政府內(nèi)政部特令南孔七十四代奉祀官孔繁豪恭護圣象向浙南方向轉(zhuǎn)移。1940年,戰(zhàn)爭加劇,當孔繁豪了解到大濟的文化底蘊之后,便選擇了慎修堂作為避難之所。1943年,孔繁豪因病逝世,葬在了大濟的仙宮山上。2002年4月,南孔第七十五代奉祀官衢州政協(xié)副主席、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孔祥楷前來尋根。
左邊這四間房子,就是當年孔繁豪居住的地方,最里邊這間是用來放置孔子夫婦圣象。據(jù)當?shù)乩先嘶貞洠鬃臃驄D雕像高約1尺,金黃色,用楷木雕刻,木像雕有“子貢雕刻”四個字,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了。孔子夫婦圣像都鎖在櫥柜當中,輕易不給人觀看。只有一次例外,民國30年9月,慶元文廟舉行“秋祭大典”,將孔子夫婦楷木雕像供奉于大成殿上,才讓人看到它的“廬山真面目”。秋祭大典由孔繁豪先生親自主祭,由于缺少祭器,一切禮儀從簡。當時,城中稍有身份的人都參加了這場祭禮,典禮完畢后,大家隨著孔子夫婦雕像沿城游行,觀者如堵,盛極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