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德堂系吳文奎建置于大清同治年間(1870年),堂內高懸“達德堂”三字匾額,“達德”之義,是要追求高尚的品行和德操,據大濟吳氏宗譜上記載,修建這座達德堂的吳文奎是遺腹子,靠母親張氏一手帶大。雖家庭困窘,但為人宅心仁厚,秉性溫良,經常周濟鄰里,頗有雅望,不負“達德”之名。堂內另有一匾稱“名昭彤管”,是吳文奎為紀念母親張氏所立,是對母親品德的一種宣揚,也表達了對母親深深的懷念之情。整座民居精雕各種圖案、花紋和文字,既有傳統的建筑風格,又獨具江南民居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