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陽委員代表縣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的發言
全民健身是指公民參加的以增進身心健康為目的的群眾性體育活動。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會的體育健身意識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全民健身的組織服務體系,體育設施和體育健身活動環境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如何抓住發展機遇,推動我縣全民健身活動深入開展,成為當前體育工作的重要課題。
一、我縣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現狀
近幾年來,我縣體育主管部門認真貫徹實施國務院頒布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按照省委提出的“建設文化大省”目標,結合我縣實際,進一步理清思路、合理規劃,努力構建多元化的群眾體育服務體系,積極推進我縣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本狀況如下:
1、體育組織。現有縣體育總會一個,下屬體育協會有:籃球協會、羽毛球協會、圍棋協會、橋牌協會,體育舞蹈協會、老年體協,其中老年體協下屬協會有乒乓球協會、中國象棋協會、門球協會、氣排球協會。
2、體育俱樂部。依托社會力量創辦的體育俱樂部有聚豐乒乓球俱樂部、陽光健身俱樂部、跆拳道俱樂部、三江源青少年俱樂部。
3、體育健身場地。全縣共有健身苑點40余個、健身路徑20余條,縣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達30%,農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為10%。
4、體育競技比賽。全縣每年舉辦縣級群體競賽15次,參加比賽運動員3000余人,觀眾達3萬余人次。
5、體育指導工作。現有三級以上持證社會體育指導員60余人,活躍在全縣城鄉從事全民健身指導工作。
二、影響我縣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主要問題
1、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滯后。我縣的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總量投入少,與周邊縣市相比差距甚大。現有體育部門主管的公共體育基礎設施只有1個體育館、1個室外籃球場,且場館規模小、設備舊、布局落后。農村體育設施更是缺乏,已遠遠滯后于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
2、全民健身服務體系不夠健全,農村體育組織網絡建設滯后,管理制度缺失。
3、一些部門和單位領導對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不夠重視,全民健身工作在城鄉之間、部門之間、行業之間很不平衡。
4、公民對科學健身的認識水平亟待提高。
三、對策與建議
1、加大宣傳,增強全民健身意識
迎接奧運北京是今年體育活動的主題。體育職能部門、各級政府應當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手段加大宣傳力度,幫助廣大人民群眾樹立健身第一的生活理念,并在人們參與體育健身活動過程中加強指導,使他們切身體會到參與健身運動的益處。
2、明確職責,加強健身活動組織領導
開展全民健身不僅要提高群眾體育意識,還必須明確各級政府和相關組織應當承擔的責任。《浙江省全民健身條例》第二章中,對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群眾團體、民間體育組織、學校、企事業單位及其它組織提出了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義務性要求。縣級體育行政部門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定期舉辦以推動全民健身為目的的群眾性體育活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將全民健身工作納入公共服務體育建設,加強鄉村文化俱樂部、文體活動室等農村體育社會組織和全民健身場所建設,配備相應的工作人員,組織開展轄區內健身活動。
3、多措并舉,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
《浙江省全民健身條例》規定“各縣市區應當按照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規劃和國家規定標準,建設獨立的有規模的全民健身設施”。我縣體育部門現有的體育設施已經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建議縣政府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盡快規劃建設新的縣體育活動中心。中心建設項目應按照國家有關縣級體育設施標準建設,即建一館:體育館;一場:田徑運動場;一池:游泳池和一個綜合訓練房。農村和社區體育設施建設要以開展創建浙江體育強鄉(鎮)活動為契機,合理規劃,統籌安排,力爭在“十一五”期間內60%的鄉(鎮)建成一個體育(文體)活動中心或“兩場”(即標準籃球場、門球場)等兩項以上的體育設施;松源鎮每個社區要建設若干個不小于150平方米的健身點。縣體育主管部門還要繼續爭取省局支持,為農村安裝更多的全民健身路徑,力爭在“十一五”期間內全縣人口達到1平方米健身用地。同時要充分發揮現有場地作用,逐步實施中小學、機關單位的體育場地周日對公眾開放。
4、發揮職能,健全體育組織網絡
充分發揮縣全民健身領導機構的作用,進一步明確社區、鄉鎮文化(文體)站體育職能,發揮其在基層群眾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作用。社區、行政村要設立體育輔導站(點)及老年體協等組織,積極創建農民體協和各單位體育協會,進一步發揮體育社會團體的作用,真正做到群眾體育組織網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為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5、積極引導,推進群眾科學健身
公民健身應該遵循科學原則。體育主管部門要選擇適宜不同年齡段參與的各種健身項目,制訂推廣計劃及健身指導意見,并充分發揮學校、社區、鄉鎮的聚集效應、輻射功能和帶動作用,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在全社會開展健身項目建設及推廣工作,以提高群眾科學健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