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益杰委員代表縣政協農資環委的發言
“村容整潔”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新農村建設的外在體現。加強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和保潔隊伍建設,切實開展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工作是確保村容整潔的必要前題,是一項持續性很強的工作,也是我們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
2004年我縣開展生態縣建設以來,財政共投入270萬元,通過生態鄉鎮創建和實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農村環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積極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到2007年底,全縣有62個村通過了整治村驗收,已建垃圾池(箱)553個,有210個行政村開展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及無害化處理工作。我縣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鄉鎮政府所在地生活垃圾中轉站、焚燒爐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農村生活垃圾收集率達到60%。鄉鎮駐地的村和村級集體經濟有一定基礎的86個村已初步建立了環境衛生保潔制度和配備了環境衛生保潔員。經過全縣上下的努力,村莊環境衛生狀況有了較大改善。但在調查中發現,我縣農村衛生保潔工作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存在問題
1、農村保潔設施不足。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偏少、覆蓋率不高。垃圾處理率低、垃圾處理設施運行不正常。我縣開展垃圾收集的210個行政村,主要分布在54、55省道沿線及蘭溪橋飲用水源保護區,平均每個行政村只有2.6個垃圾池(箱)。垃圾處理設施以鄉鎮所在地為主,行政村缺乏有效的垃圾處理設施,遠不能滿足生活垃圾正常收集需要。
2、農村保潔任務繁重。根據市委、市政府下達的的農村環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任務,我縣到2010年實施“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的行政村數要達到50%(即173個行政村)。但要完成平均每年43個行政村的農村環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僅保潔資金每年約需增加投入17萬元。同時,隨著農村環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的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數量也將大量增加,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管理工作也將成為農村保潔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3、農村保潔資金匱乏。目前我縣各鄉鎮所在地保潔費用少者二三千,多者數萬元。我縣鄉鎮財政相對困難,在鄉鎮財政預算中沒有安排農村保潔支出。同時,我縣各行政村的集體經濟十分薄弱,也無力承擔保潔支出。鄉鎮解決農村保潔經費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列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整治村,縣農辦每年以獎代補2000-5000元,但整治村通過驗收后,這筆補助就沒有了;二是鄉鎮政府節省日常辦公開支和聯系部門資助;三是個別西部鄉鎮靠爭取企業贊助解決。以上途徑只能暫時解決眼前保潔問題,不能從根本上保障農村保潔費用,不是長久之計。
二、對策建議
1、縣城總體規劃區域內的行政村納入縣城環衛保潔體系。周墩、大濟、五都、工業園區、洋墩農民新村、同德新村、同濟新村等已在縣城總體規劃區域內,其環境衛生保潔工作應盡快納入縣城環衛體系,按縣城環衛要求建設垃圾收集設施。其設施建設和日常保潔費用由縣公共財政預算予以增加。
2、加強蘭溪橋飲用水源保護區及其上游村莊保潔工作。蘭溪橋飲用水源及其上游村莊的環境衛生狀況,直接關系到縣城數萬居民生產生活用水安全,是我縣農村保潔工作的重中之重。蘭溪橋縣城飲用水源保護區及上游村莊的保潔經費,應由縣公共財政統一安排。
3、健全農村保潔管理體系。一要明確農村保潔責任。鄉鎮政府所在地的垃圾處理設施由鄉鎮政府負責,建設資金列入縣公共財政預算;其他行政村由鄉鎮、村為主,縣公共財政專項資金給予適當補助。鄉鎮政府要通過創新工作機制和投入機制,統籌本轄區內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工作。各村委會要采取開展保潔義務勞動、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等方法,組織村民參與保潔工作。二要健全農村環境衛生保潔隊伍。根據行政村規模,常住人口1000人以下的村配備1名保潔員,1000-2000人的村配備2名保潔員。初步匡算,全縣共需農村保潔員350人左右。結合農村脫貧工作,各鄉鎮可安排身體狀況較好的農村低保人員擔任保潔員。
4、建立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專項資金。農村環境衛生保潔工作是一項公益事業,其費用應納入縣公共財政預算,建立專項資金。按全縣350名保潔員,平均年工資4000元計算,每年共需保潔資金140萬元。建議首期專項資金規模80萬元,以后隨財政收入增長而逐年增加。專項資金由財政根據各鄉鎮保潔工作量大小列入鄉鎮人民政府預算,根據保潔工作完成情況給予補助。
5、加強農村保潔督查力度。農村保潔工作應列入鄉鎮綜合考核重要內容。各鄉鎮要將農村保潔工作列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和完善保潔制度,加強保潔員隊伍建設,做好監督檢查工作。各行政村要選擇身體好、有責任心的人擔任保潔員并簽訂保潔合同。蘭溪橋飲用水源保護區及其上游村莊的保潔,事關縣城數萬居民生產、生活用水的水質安全,屬生態環境敏感區域,縣政府相關部門和松源鎮、五大堡鄉政府務必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