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清華委員代表縣政協農資環委的發言
項目建設是我縣構建浙南閩北邊際區域中心,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抓手。項目建設的成效關系著慶元的前途,關系著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抓不住項目就會步步被動,就會始終處于落后追趕的位置。因此,我們必須把提高項目建設水平作為我縣的重大戰略任務,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切實抓好,以項目建設推動工作全局。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項目建設,通過項目建設,帶動了我縣經濟社會協調快速發展。但在項目建設中也暴露出許多問題,特別是在項目前期和監管這兩個重要環節上,存在許多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影響了項目建設的成效。具體表現如下:
1、對項目前期重要性認識不足,存在“三缺乏現象”。一是部分業主單位的領導認識不到位,對開展項目前期工作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同程度存在輕前期重實施現象。二是缺乏專門的政策研究機構,對宏觀調控政策和對欠發達地區扶持政策理解不透,致使前期研究方向不準。三是缺乏綜合型項目人才。
2、所有者缺位。政府投資項目的投資主體是政府,主要運用財政資金以撥款方式建設。但傳統投資體制下,政府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立項、資金審批等前期環節。在整個建設實施過程中,“各自為政,多頭管理”,“各負其責”又“不知誰最后負責”,存在著較嚴重的所有者缺位。沒有一個相應的部門或機構真正代表政府來履行監管責任,發改部門想代表也是力不從心。
3、對概預算控制不嚴。一些單位一味想的是如何在項目實施中擁有較大的自主支配權,想方設法做大資金投入,對項目概預算缺乏源頭控制,從而導致項目總價一增再增。如生態公園、市民廣場等項目。
4、招標過程存在弄虛作假現象。現在的項目招標雖然按法定的程序進行,但對投標單位串通投標、賣標等行為缺乏有效監管,使一些項目的招標成為形式,影響了項目招標的公正性。
5、合同管理不嚴,忽視項目索賠。項目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合同管理。項目糾紛必須依合同規定進行處理和索賠,但項目業主方因不懂法律或急于平息事態等原因,往往不按合同規定進行索賠,合同形同虛設。
6、項目監管乏力。許多項目實施單位因缺少專業人才,往往外聘人員擔任項目監理,而外聘人員的臨時性決定了其對項目管理方的忠誠度,致使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弄虛作假行為制止不力。項目審計方面,2007年以來,政府投資的大項目全部由縣審計局統一審計,但由于人手緊,對一些小項目審計局還是委托中介機構進行審計,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審計不嚴的情況。
7、缺乏專業化管理,“三低”現象時有發生。臨時組建的管理機構的管理人員缺乏全面、專業化的基建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術知識,因而在規劃設計審查、工程質量控制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難以達到專業化水平,致使項目建設管理不善,處于“低水平、低質量、低效益”狀況。
8、監管機制不完善。傳統模式“投資、建設、管理、使用”四位一體,某些項目政府部門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無法形成有效的制約機制,容易引發“暗箱操作”。如以招商引資為名“掛羊頭,賣狗肉”實施圈地運動。
綜合上述情況,為促進我縣項目建設健康有序的發展,必須進一步強化項目前期和項目監管工作,努力形成項目建設“全縣一局棋,上下一條心”的良好局面。我們建議:
1、高起點規劃項目。以規劃為前導,項目編制為著眼點,項目監管建設為手段,做好項目庫選備工作,確保高起點規劃項目。
2、推行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資項目通過招標方式,選擇項目管理單位,即代建單位負責項目的投資管理和建設組織實施工作,項目建成后交付給使用單位的制度。經各地試點項目的建設實踐,“代建制”與“自建制”相比,效果較明顯,有利于嚴格控制項目投資、質量和工期。
3、嚴格控制概預算,增加項目前期運作經費。發改、財政和審計等部門要認真執行《慶元縣政府投資項目執行管理辦法》,各司其責,共同控制好概預算,嚴格按要求和程序管好追加概算的審批工作。縣財政應安排專項資金,作為全縣爭取項目的前期運作經費,并統一由分管領導和發改部門(前期辦),據項目建設績效和爭取項目的實際支配使用。
4、進一步完善招投標制度。建立嚴格的工作程序和行為規范,形成項目決策、執行、監督的工作鏈,相互監督。
5、完善項目監管方法,提高監管效率。完善政府投資項目監管法律法規,樹立項目業主自覺接受監督理念。要加強審計隊伍建設,適當增加審計人員編制,以切實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審計。縣發改局的信息中心要建立項目前期、監管、建設與省市連網的信息平臺。對群眾意見大、問題嚴重的項目,縣組織、紀檢等相關部門要開展聯合督查,對重大違法案件要及時移送司法部門處理。
6、對縣城及周邊的工業用地項目進行清查。看看各引進企業是否按土地招拍價時的前置條件操作,建筑密度、產業規模、容積率等等是否達到要求。對不符合前置條件的不論是縣內還是縣外企業一律由縣政府收回供地。
7、增設縣委、縣政府政策研究中心。建議縣委、縣政府增設政策研究中心,配足配強力量進一步研究各級政策;增加縣政府駐杭州辦事處的力量,落實專人具體對接省立項目的機構和人員。
8、積極培養和大膽使用項目人才。項目路線決定以后干部是決定因素。要以項目論英雄,根據項目績效提拔和使用干部,對我縣項目建設有杰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實行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