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日趨完善,作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伯伯來說,何時能在60周歲到來的那一天起,可以不要依賴子女,按月拿到退休養老的基本生活費,這是當今農民的最大祈盼。
當筆者來到大濟歷史文化古村的老人協會,該村現有200多位60周歲的老年朋友,只有十幾個老人在活動室里娛樂,絕大多數老人還在農業生產第一線勞作。松源鎮大濟村老人協會會長夏方義說:“我只有一個兒子,他自己家也有三個人口,要負擔自家三口人,同時還要負擔我們三個老年人,因為我們農民沒有養老保險,就是年老都得照樣干”。據介紹,夏老伯今年已經是75歲高齡的老人了,為了不給兒子增加經濟負擔,除主持老人協會的日常工作外,還經常到紅磚廠打小工,由于年齡偏大,每天只能掙到20塊錢的小工工資。但在縣城的生態公園內,有退休金的老年朋友,卻可以依照個人的愛好,有的在廊屋里聊天,有的在石桌上打牌,有的在樹下乘涼,享受著退休后的無窮樂趣。夏老伯懇切地說:“現在國家干部有養老保險,企業職工也有養老保險,就是農民沒養老保險,我們也很想有一份養老保險,老來才有保障”。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到來,像一個獨生子女家庭里,男女雙方均有2-8個老人存在,如果沒有完善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農村家庭的老年人生活,將會成為這個和諧社會的焦點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