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來,我縣的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建成區面積由2003年的不足4平方公里擴大到2009年的近7平方公里。“隨著我縣城市建成區和規劃區的不斷擴大,城市管理中的矛盾和弊端也逐步顯露了出來。”政協委員劉海對話記者時感慨到。
劉海委員是縣建設局規劃科科長、屏都鎮副鎮長,他從事城市規劃管理工作已經7個年頭。“雖然近年來我縣的城市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特別是城市、村鎮規劃不斷完善,可這些規劃具體實施起來卻是困難重重。”劉海一針見血道出我縣城市建設存在的弊端。他說,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因為是我縣目前的管理體制機制的矛盾,重建輕管,缺乏統籌,體制不順,職責不清。在規劃控制的力度和嚴肅性上不足,很多部門在行政許可后沒有實施跟蹤管理,導致違章建筑、工地管理混亂等現象。部分市民亂搭亂建、違章違法建設的行為一直沒有得到有效制止。
為此,在本次政協會議上,劉海上交了一份《關于建設縣政府成立城市管理監督系統和機構》的提案。“面對這種現象,參考其他縣市的城市管理方法,我覺得‘數字化城管系統’的建立,城市管理水平將得到極大提高,不作為的責任可以得到有效追究,推諉現象也會大大減少。”劉海告訴記者,數字化城市管理,是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量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標準,細化管理行為,形成發現、處置和監督城市管理問題的完整閉合系統的方法。
劉海說,數字化城管系統就是把縣城規劃區范圍劃分為若干個個單元網格,并對每個網格進行編碼;對規劃區范圍內的各項設施,包括公用設施類、道路交通類、市容環境類、園林綠化類、房屋土地類等設施進行全面普查,查清每一個部件的地理位置、物理屬性及管理責任單位,進行拍照存檔,并對每個部件進行編碼。在全面準確普查的基礎上建立部件數據庫進行分類管理,通過地理編碼技術,將城市管理內容具體化、數字化、精細化。
劉海手指城區規劃圖,向記者說道:“當城市的發展可以得到更多群眾的監督,每次行政執法都有據可依,追求責任的時候可以尋根問底,這個就是‘數字化城管系統’的優點,它的建立,我相信我們的行政效率不僅僅是事半功倍,而是好幾倍。”
|
來源:
中國慶元網
作者:
記者 吳沁沁
編輯:
周愛琴
|
|
[ 復制本文標題地址 ]
[ 進入論壇 ] [ 關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