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醫療糾紛處理機制不完善是引發‘醫鬧’的直接原因。”來自科教文衛體委員會的縣政協委員、縣教研室副主任劉世陽3月16日下午在政協會議上發言時語出驚人,他直面批評了有關部門為了不被考核扣分,往往采取息事寧人的辦法,委曲求全花錢消“鬧”私了。
近年來,政協委員越來越敢說的背后,體現著民主政治的進步,體現著委員履職意識的提升。從某種意義上說,群眾看兩會、看代表委員,就是看他們說話的膽量大不大、水平高不高。在公眾心目中,真正的“明星”還是那些敢說能說的代表、委員。
劉世陽直指“醫鬧”問題的癥結,正是敢言的表現。發言中直接點名批評更顯可貴,因為點名批評是敢說的高度體現。
當下是一個注重“人情”的社會,即使在每年一次的政協會議上,一些委員建言批評不合理現象,也選擇了“對事不對人”,講話的分量大打折扣。正因為如此,直面批評才顯得尤為可敬,才能更好地督促被批評的有關部門和相關人員改進工作。
作為民主政治的風向標,兩會具有傳導性,甚至于成為政治時尚。群眾看兩會,不僅看發展大計,也看民主氣氛。希望在大會上發言和建議的政協委員能夠更多一些客觀事實的批評和建議,希望委員們在諫言時能多一些直面批評。
|
來源:
中國慶元網
作者:
實習記者 蘇應媯
編輯:
周愛琴
|
|
[ 復制本文標題地址 ]
[ 進入論壇 ] [ 關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