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臺樸素的春晚
述說了一個村落的集體夢想

月山春晚,如今已成為家喻戶曉、中國最牛的民間春晚。她誕生于剛剛改革開放的1981年春節。那時,村里幾個愛好文藝的村民,為了抒發解除思想禁錮、渴望美好生活的心情,在村民吳紹利的家中,用簡單的樂器和樸質的歌聲渲泄著自己的情感,從此,月山春晚就成了月山人民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一種獨特形式延續下來,形式不拘一格,場地從村民家中到公路邊、操場上、會堂里,繼而走向縣城、省城,以最直接、最樸素的方式傳承著山里人的情感。
2005年春節,堅持了二十多年的《月山春晚》受到了媒體的關注,《錢江晚報》等多家媒體對《月山春晚》進行了報道,《錢江晚報》以三個整版的篇幅強力報道了《月山春晚》。把《月山春晚》描述為“中國式的過年”。隨后《浙江日報》、《錢江晚報》、《麗水日報》等媒體年年少不了《月山春晚》的報道。中央電視臺、浙江電視臺、天津電視臺、麗水電視臺等媒體相繼進行報道。2007年,《月山春晚》入選浙江省高中語文課本的必修課程。2008年,月山村列入浙江省文化建設示范點。2009年,《月山春晚》走進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成為中國最牛的山寨春晚。2010年春節,《浙江在線》等國內二十余家網絡媒體對《月山春晚》進行了現場直播,一位專程從杭州來看《月山春晚》的中學老師在觀看春晚的過程中,深受村民那些自編自演的節目的感染,情不自禁與一同來的網友們登上舞臺,與月山村民合演起節目,成為《月山春晚》的一段佳話。
今天的《月山春晚》在政府和媒體的關心和支持下,已經形成了月山文化建設的高潮,不但成為月山人民慶祝豐收、慶祝美好生活的方式,更是成為了一個文化品牌和外來客人爭先一睹的文藝節目,成為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一個典范。
|
來源:
中國慶元網
作者:
高山之松
編輯:
鄭君
|
|
[ 復制本文標題地址 ]
[ 進入論壇 ] [ 關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