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建立健全民生工作長效機制,民生類支出4.98億元,占地方財政支出近七成,增長19.7%。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新增城鎮就業916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02人,培訓農村勞動力7561人,農民轉移就業528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8%。扎實推進“五費合征”,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擴面目標全面實現。
啟動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大幅提高村兩委主要干部基本報酬,落實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3706人,農村政策性住房保險參保率達99.4%,全面完成農村低保擴面和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年度任務,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人員集中供養率達87%,36戶貧困殘疾人安居問題得到解決,社會幫扶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繼續加大教育投入,教育基礎設施有效改善;全面加強學校內涵建設,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努力促進教育均衡,省級教育強縣創建通過初驗;實施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狠抓教育質量,高考成績穩步提升。
加快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和改造4所鄉鎮衛生院;深入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5%;加強衛技人員隊伍建設,提高護理人員待遇。實行免費婚檢和孕前優生檢測,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穩定低生育水平。
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廣播“村村響”。開設《慶元人闖天下》專欄,中國慶元網再次榮列浙江在線十佳支站,“月山春晚”在人民網、新華網等30余家網站現場直播。新建和改建4個鄉鎮文化站,扶持創建20個村級文化活動室;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開展古建筑(廊橋)專業技術職稱評定,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列入聯合國《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香菇砍花技藝列入省第三批“非遺”名錄。
積極發展競技體育,深入開展群眾體育活動,建成小康體育村28個。
|
來源:
摘自《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
編輯:
周愛琴
|
|
[ 復制本文標題地址 ]
[ 進入論壇 ] [ 關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