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黃昏時分,隨璇姑娘來到舉水鄉月山村,走進鄉政府大廳門口,見當地政府書記鄉長早已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標語前等候眾人,原來那天還有縣旅游文化部門的領導前來搞活動,上下級、同志們握手寒暄一番,即將進入晚餐時間……路過鄉政府門口時,璇姑娘就建議帶我先去附近走走,省得我第二天手忙腳亂來不及。
月山村,整個村莊背靠一片半圓狀的竹林,村莊內的民居分布也是呈半月形,黃昏時分,溪水環繞的村莊已是炊煙裊裊,遠山起伏、古松與修竹圍繞著這座寧靜的小村莊。
如龍橋位于月山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文物保護單位;據文獻介紹:該橋橫跨舉溪,南北走向,遠望其形態與后山松林渾然溶為一體,橋似龍首微傾故名 “如龍橋”;始建于明天啟五年(1625年);橋內由數十根圓木縱橫組合鉚接而成拱骨平面。橋長28.20米、拱跨14.10米、寬5.09米、矢高6.80米,上蓋廡廊11間全部由木板鋪就,兩次間設有木凳;橋北端建有鐘樓、南端設橋亭橋中央設神壇為祭奠大禹之用;兩端置閣樓,中間有“如龍橋”匾額。
如龍橋結構復雜、工藝精湛、功能極具人性化,風格酷似宋代建筑,是我國現存木拱廊橋中少見的典范。橋上的窗洞均為不對稱設計,意為風水財神不會輕易漏掉。
如龍橋東側有一馬氏行宮,又稱湖山圣殿,始建于明,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改建;文革期間部分文物被毀,七十年代末造崗西公路再度遭拆,現在看到的只是一部分。
|
來源:
中國慶元網
作者:
Onllyone
編輯:
周愛琴
|
|
[ 復制本文標題地址 ]
[ 進入論壇 ] [ 關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