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我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1.8%和13.8%。2010年,我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262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012元。
“這幾組數據顯示了我縣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背后的高質量——城鄉收入差距相對較小,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來自農業界的政協委員吳友貴這樣總結道。而這一切,全都得益于“十一五”期間,我縣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推動和堅持轉型升級開創的新局面。
“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而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主要依靠的還是農民增收。”吳友貴說,全面推動我縣現代農業發展是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之一。
賢良鎮溪沿村村民葉新也認真收看了“兩會”電視直播,聽到《政府工作報告》關于省重點欠發達縣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工程,鼓勵發展稻田養魚、大鯢養殖、休閑觀光農業等新興產業的信息,他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期待。“這個消息對我來說真是極大的鼓舞,稻田養魚、大鯢養殖這幾項事情我都在做。政府這么重視,我對增收充滿信心。”葉新說。
除此之外,《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到關于加快杉改竹、毛竹散種和低產林改造,提高竹林效益,構建“北有安吉、南有慶元”的發展格局。全面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臺灣農民創業園和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產業主導園區、精品園區。重點培育加工型農業龍頭企業,整合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擴大“慶元香菇”品牌影響力,打響“慶元甜桔柚”、“慶元高山蔬菜”、“慶元錐栗”等農產品品牌等一系列措施,確保農業持續增效和農民持續增收。
“任務雖然艱巨,但可以相信,伴隨著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堅定步伐,未來5年,我縣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會再上一個臺階。”政協委員吳友貴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