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百村行之——坪洋村
坪洋農民樂享低碳生活
在家做飯用的是沼氣,使用熱水有太陽能,連村中的路燈也是太陽能的……如今,“低碳”已成了屏都鎮坪洋村農民生活的新時尚。
在村民范仁忠家中,干干凈凈的農家院落里裝有一套沼氣設備。正在燒午飯的女主人只輕輕轉動一下燃氣灶上的旋鈕,便躥出一簇淡藍色的火焰。這燃燒的既不是煤氣,也不是液化氣,而是自家沼氣池里產出的沼氣。女主人高興地說:“以前燒柴火炒菜做飯滿屋都是煙,現在用上了沼氣,再也不受煙熏火燎了。”
用沼氣要比用煤氣經濟實惠,比用柴火省時省力還干凈,而且還可以循環利用。“沼氣做飯,沼渣、沼液可以做肥料,不僅環保,種出來的瓜果蔬菜還又香又甜。”蔬菜種植大戶吳興洪說。現在,村子里的環境比以前干凈衛生,蒼蠅、蚊子都少了許多。
除了沼氣池,太陽能則是坪洋村另一個新時尚。該村村委會主任范義洪介紹,近年來,村里的農戶都陸陸續續裝上了太陽能熱水器。如今,太陽能熱水器已經成了當地年輕人結婚必備的家當之一。
“用太陽能熱水器,既方便又省錢,真好!”剛結婚不久的村民范興平指著自家屋頂的太陽能熱水器高興地說。尤其冬天,山里的水特別涼。裝了太陽能熱水器之后,一打開水龍頭就有熱乎乎的水流出來,別提有多方便了。
記者在部分村民家中了解到,過去農村燒熱水不外用柴用電用煤氣。而與用電燒水相比,使用太陽能熱水器1個月可節電10多度,全村的農民一年就能節省近2萬度電。生態能源給坪洋農民的生活帶來了新的方便。
采訪中,范義洪告訴記者,現在村民們的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強。為了打造“居住在林中,生活在綠中,娛樂在花中”的生態環境,村里結合新農村建設,從整治家園環境入手,建設既有利于生產力持續發展,又有利于人居的良好環境,動員村民大力發展沼氣和使用太陽能。經過努力,現在該村實現了90%以上農戶有一口沼氣池和一臺太陽能熱水器,既節約了林木資源,又明顯改善了農村居民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