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有機、無公害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而合理施用糞肥(人畜糞尿)等有機肥是發展綠色食品的關鍵。概括起來就是“四看”,即一看蔬菜種類,二看蔬菜發育階段,三看土壤狀況,四看氣溫高低。
1、蔬菜種類不同,需肥量也不同。生長期長的蔬菜,可以用糞肥作基肥。同時,在生長期間,要多次進行追肥。有些蔬菜(如蘿卜、馬鈴薯等)生長期并不算長,但由于它們屬于塊根塊莖作物,可以80%以上的用肥量作為基肥。有些蔬菜如馬鈴薯、姜應盡量避免施用人糞尿,因為人糞尿中的氯離子,會使這些蔬菜的品質變差。
2、同一種蔬菜,不同發育階段,應施用不同濃度的糞肥。苗期應施用稀薄的腐熟糞肥,保證幼苗的吸收正常和營養充足。發棵期要看苗適當追肥,達到早發穩長;盛果期或結果期,則可施濃度較高,用量較多的糞肥又稱重肥。
3、施用糞肥時摻水多少,用量大小要看土壤狀況,土壤較干,施用糞肥時要“輕肥重施”(濃度低,施用量少);砂性土壤保肥力差,應當“少吃多餐”;粘性土壤保肥力強,則可多澆一些。
4、根據氣溫高低,靈活施用。因為溫度會影響蔬菜根系對肥料濃度的忍耐力。因此,高溫季節糞肥中要多摻些水,防止“燒根”。冬季,則可施用稍濃一些的糞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