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終點站上的“守望者”》系列報道②
民政局殯儀館業務受理組的周端松是一名退伍軍人,今年34歲的他曾經是一名軍人。
“2003年退伍安置考試填志愿時,我的第一志愿就是殯儀館。”周端松說,作為一名退伍軍人應該“退伍不褪色”,無論在什么崗位上,都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雖然他已經離開部隊多年,但從他身上還可以感受到軍人特有的剛毅。
剛到殯儀館上班時,他被安排到火化組工作。一天,剛好是他值班,同伴去了衛生間,而他正在埋頭工作。不知什么時候,逝者家屬站在他后邊問了一句“快燒好了嗎?”著實讓他嚇了一跳。在和記者聊起這件事的時候,周端松臉上也露出了尷尬的笑容。
現在作為一名業務受理工作人員,周端松雖然不要直接面對尸體,但做好這份工作也不容易。他說,在工作中可能會因自己無心說的一句話,引來家屬的責怪,也會遇到一些過分要求和無理指責的家屬。心里特別委屈,但回頭想想,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服務好群眾,就要理解家屬失去親人的悲痛情緒。在工作的時候,他基本上不太講話,即使說話也必須盡量保持溫和的態度,一定不會說“你好”、“再見”之類的話語,所以容易給人留下比較冷漠的印象。
周端松已經成家,并有一個6歲的女兒。他告訴記者,當時找對象,比一般人要難一些,心里沒底氣。記得剛和妻子談戀愛時,他猶豫了很久,到底要不要告訴她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最后他還是如實相告。這也給他的戀愛帶來了困難,對方整整考慮了一年之后,方才答應和他相處。
當記者問及有沒有放棄這份工作的想法時,他說,職業無貴賤,既然有這份職業,就要有人去做。只有自己看得起自己,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他會一直堅持做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