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傳統產業建設走慶元特色的經濟發展道路
●盧可森
發展慶元經濟,就一定要有特色、有創新。慶元的優勢在于“三寶”——食用菌、竹木和鉛筆三大產業。
食用菌是我縣傳統產業,F在的問題在于不具備規模優勢,缺少大型深加工企業,缺乏產品創新提升。
竹木產業是繼香菇后,慶元的又一支柱產業。對慶元發展貢獻最大,其地位和作用長期無可替代。去年,我縣鉛筆行業出口總量上漲25%,發展勢頭很好。該行業還可做大,問題是缺少知名品牌和有效營銷手段。
慶元今后發展,應在三大傳統產業上做“文章”,走有特色的發展道路,為此建議:
一、明確發展方向。食用菌產業可再發展延伸性產業、產品。竹木產業可向“以竹代木、以竹代塑、以竹代鋼及其他材料”等方向延伸,重點發展竹木家具、器具等。鉛筆產業重點在于提高鉛筆質量,培育知名品牌,努力向文具產業拓展。
二、明確招商方向。明確以三大行業項目及其配套項目、延伸項目為招商引資重點。著力引進投資規模大、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方向的龍頭旗艦型項目,以大項目引領產業大發展。
三、合理配置資源。集聚大量資金、人力、社會、土地等資源,重點培養本地人才,對三大產業進行深度開發。
四、扶持現有企業加快發展。通過不斷分析對比,對有市場、有項目、有思路、有發展意識的企業進行重點扶持。
五、培育新生力量。規劃創建小企業創業園、制定特惠政策,引導新生力量辦廠興業,為特色產業注入活力。
六、實施“回歸工程”。動員在外創業的慶元籍或曾在慶元生活過的人員回鄉創業,實現人才回歸、資金回流、企業回遷、創業回鄉。
七、突破思想瓶頸。敢于“冒險”,勇于尋找政策“空隙”,猶豫于能干不能干的就堅決干。
發展壯大我縣文化產業的對策思考
●胡小紅
文化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和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增長點,2011年我縣8大文化產業總產值僅為9.8億元,產業發展潛力有待深挖。
一、明確產業發展指導思想。緊扣“尋夢菇鄉,養生慶元”發展目標,立足特色,打造產業集聚區,搭建平臺,發展香菇、廊橋、鉛筆等富有慶元特色的文化產業,構建“一心、兩區、四聚”的文化產業布局。
二、構建四大體系,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文化產業政策法規體系,及時落實國家、省、市有關文化產業政策文件,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文化專項扶持。
三、完善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產業培育,注重創新思維融入,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思路,不斷開發新產品,提升產業附加值。
四、實施三大戰略,打造慶元文化品牌,結合我縣文化發展的實際,重點實施現階段的文化精品、項目帶動、文化“走出”三大戰略。
五、加強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積極發現和保護民間文化藝人,鼓勵創作原創性作品,提高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