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舉水鄉,大家很容易想到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的月山村,以及有著濃郁鄉土氣息的“月山春晚”,很容易把舉水鄉同旅游、文化等字眼結合起來,但提起2012年鄉黨委、政府最滿意的事時,范修亮提的最多的除了旅游、文化的蓬勃發展外,還著重提到了該鄉現代農業的發展。
2012年現代農業成績不俗
舉水鄉發展精品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除了海拔較高、無污染的自然環境之外,其中坐落在該鄉落嶺村的落嶺洋耕地群更是以高海拔、面積大而聞名。為此,舉水鄉也把加大農業產業園建設,作為促進農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點來抓。
2012年,在舉水鄉黨、委政府的努力下,該鄉成功引進了龍泉市源豐生態農業合作社、嶺頭茭白合作社,其中,2012年新發展集中連片土地4塊,新建茭白基地200畝,西湖莼菜100畝及現代農業精品園200畝。
截止到2012年年底,該鄉共有工商資本農業企業、合作社9家,集中流轉土地1550余畝,發展起了400畝精品農業觀光園、100畝山妞果蔬觀光園、200畝高山茭白、250畝高山有機茶園,150畝西湖莼菜、450畝珍稀中藥材。
2012年,舉水鄉的農業發展亮點紛呈,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月山下洋的開發。2012年,舉水鄉引進龍頭企業——浙江之豇農業發展公司著手打造的月山下洋250畝“云山上”現代農業觀光園區。
該園區將集農業生產、觀光、體驗、培訓于一體,分管理服務、大棚生產、露天生產、休閑光觀四個功能區塊,內設瓜果長廊、水景廊道、菜博園、蔬菜采摘園、觀幽亭等休閑旅游項目,遠景農業產值300萬元/年、旅游產值100萬元/年。該項目初步估算投資800萬元。到2012年底,該項目已完成基礎設施投入200多萬元,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項目,準備著手實施大棚、觀光長廊、管理用房等配套項目。
范修亮介紹,近幾年,通過農業產業的發展,舉水鄉形成了“企業創財富、農民增收入、政府樹威信、社會增和諧、投資促發展”的多贏局面,農民獲得土地租金及在農業產業基地務工的雙重收入。2012年,全鄉土地流轉租金達108萬元,產業基地務工收入200余萬元,當年農民人均收入為8700元,較上年增幅25%,為近年來增幅最高的一個年份,每年投入到農業產業的資金達到近800萬元,有力地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通過幾年的努力,有望為舉水的經濟社會發展打下更為扎實的基礎。
2013年發展思路
2013年,舉水鄉黨委、政府信心倍滿、干勁十足,確立了“精品文化、尚品旅游、極品農業”的發展目標,堅持“育產業、抓項目——強發展之基,興文化、促旅游——造發展之勢”的工作主基調。
舉水鄉黨委書記范修亮表示,2013年要努力做新做亮“產業、旅游、文化”三篇文章,打響三張品牌,使產業、文化、旅游三者互推互動、交錯發展,努力形成農業產業蒸蒸日上、旅游發展日新月異、文化品牌日益攀升發展勢頭。
如何發展舉水的旅游
繼續強化宣傳造勢,進一步提高月山景區的影響力。目前已在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省級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爭取明年能夠申報成功。有條件的情況下,爭取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爭取與若干美術院校合作,建立學生美術寫生基地,吸引院校師生到月山景區實地寫生授課。
做好整治工作,進一步提高景區的舒適度。總的要求是“干凈、整潔、古樸、自然”,對村莊環境進行徹底整治,增強游客的舒適感,做到整個景區環境衛生有一個大的改觀,并能良好保持。
實施精品工程,建立一批精品景點,進一步提升景區品質。重點要實施好月山省級古村落保護重點利用村項目,制定科學合理可行的保護利用規劃,并根據規劃,對村莊古民居進行立面改造、違章拆除、街道改建、管線入地等,強化綠化、亮化及休閑場所的建設,使整個景區品質有一個大的提升。
如何發展舉水的產業
重點做好農業的提質工作。將農業產業發展為觀光休閑產業,融入更多的旅游體驗元素,為月山風景旅游區的發展開辟新的空間,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產業增收入、文化造影響、旅游提人氣”的局面。要不遺余力做好“云山上現代農業園區”的建設工作,并繼續加大對新型農業產業發展方式的扶持力度。
做好農業新產業的培育和引進。繼續引進2-3家外地產業大戶落戶舉水,向落嶺、月山周邊行政村輻射發展高山蔬菜產業,實現更大范圍的產業化、規模化蔬菜種植。要重點培育高山茭白、西湖莼菜兩個品種,使之成為農民增收新的著力點。
要重點鼓勵和發展原有產業實體。做好“山妞果蔬”合作社農業園區的規劃和實施工作,將山妞農業基地發展成除云山上現代農業園區之外的又一個特色農業觀光園區。
重點做好品牌塑造和營銷網絡培育,引導山妞果蔬向新型的農業產業模式發展,著力將其打造成涵蓋基地、銷售、加工、配送、個性服務、電子商務等一體化的新概念農產品營銷中心。做好珍惜中藥材基地的鞏固和發展工作,引導其在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上下功夫。要重視品牌包裝,實現精細化、特色化包裝。
要做好有形陣地的建設,通過建農耕會所,將月山產業發展和特色農產品向外界宣傳展示。
如何規劃發展好月山村
2013年,重點是要實現“月山春晚”的轉型升級,進一步深挖舉水鄉土文化的魅力和內涵。使“月山春晚”向“專業化、品牌化、常態化、商業化”方向發展,并努力實現“一年一次向多次演出、村民自娛自樂向有適當收入的商業化、由臨時性拼湊人員向固定演職人員隊伍”的3個轉變,切實鞏固和提升“月山春晚”在月山文化及旅游中的龍頭地位,使舉水牢牢擁有“文化之鄉”的魁冠。今年,要開始嘗試春晚商品化,并努力爭取市場化運作和項目化包裝,特別是要爭取市級文化專項資金的扶持。同時,重點嘗試做好美術寫生基地的建設,吸引更多規劃、美術類專業的學生到月山學習寫生。
如何突顯舉水的文化
抓好項目建設。實施好月山省級歷史文化古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建設項目,3月底前完成規劃設計與方案論證工作,6月底前正式啟動實施,年底前完成投入600萬元左右,使月山景區的面貌有一個大的改觀。
抓好農業產業的發展。月山農業產業發展的思路是“培育好一個精品園區、打造好一個山妞果蔬示范點、輻射若干個生產基地”。一是實施好“云山上現代農業園區”的建設工作,今年要爭取實施好農家樂管理區、瓜果長廊、水景廊道、菜博園、蔬菜采摘園、鋼管大棚、微滴灌等功能區項目的建設。二是做好月山上洋的土地流轉工作,為茭白產業擴面作準備,同時,今年要將茶葉產業作為一個重要產業來培育與扶持,將現有兩個茶葉合作社做精做強,并做好老茶園改造提升與新茶園擴面的工作。三是做好山妞果蔬園區的建設和提升工作,使之成為月山觀光農業的又一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