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賢良鎮黨委書記黃嗣進
一年來,賢良鎮緊緊圍繞縣黨代會“2235”的工作部署,立足實際,以“休閑山水、幸福賢良”為主線,把促進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改善民生作為第一目標、把維護穩定作為第一責任,吹響了構筑幸福家園的號角。
記者:過去的一年,賢良鎮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黃嗣進:2013年,賢良鎮的各項工作應該是可圈可點的,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尤為值得一提。一是在食用菌、毛竹等原有富民產業持續增收乏力的情況下,賢良鎮在培育特色生態產業和新興產業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大力發展娃娃魚養殖,推行小尖椒、四方竹等示范種植;二是新農村建設有序推進,完成一個農家樂綜合接待中心、一個文化禮堂、兩個村莊整治、三處防洪堤建設。潔凈鄉村凸顯成效,初步形成了村規民約自律、區別保潔、垃圾分片統一收集處置、舉證扣分、薪酬掛鉤、專項考核等機制,保證日常環境整潔;三是民生事業、計生工作、社會綜合治理等各項事業穩步發展,為構建和諧賢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四是推行“沉五心、強服務”制度,抓干部管理,深入服務農戶,每周二召開全鎮干部例會,每周三所有鎮干部集中下村,新老干部傳幫帶,建成一只素質高、作風優、本領強的干部隊伍。
記者:2013年賢良鎮可謂交出了“滿意答卷”,面對新的起點,2014年賢良將如何發展?
黃嗣進:賢良最大的優勢在于生態,最好的口碑在于民風,因此我們將立足當地實際做山水文章,全力打造“休閑山水、幸福賢良”。主要設想是依托百山祖景區發展鄉村生態休閑旅游,建設沿溪沿路景觀帶,重點建設三大區塊:以青龍山森林公園猴群棲息地為核心,整合青龍山森林、夾金廊橋、賢良溪、半底坑溪、串聯成線,搭建“獼猴戲耍區”;以“政府引導、公司主導”的模式,建設養殖觀光園、科普文化館、生態農業采摘園,建設一個集養殖、觀光、科普三位一體的“娃娃魚觀賞區”;以黃淤水庫為核心,修建垂釣蹲位、觀景木屋,結合黃壇古民居,創建淤上接待中心、洋溪露天泳場、沿溪農業采摘觀光基地,形成一個集垂釣、觀景、嬉水為一體的“休閑垂釣區”,逐步把賢良建成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養生養老的水養文化區。
記者:打造“休閑山水、幸福賢良”,需要做好哪些基礎工作?
黃嗣進:具體為“七個一”工程,即一項規劃,一條路線,一項治理,一個活動,一臺晚會,一項評選,一個基地。
一項規劃——完成賢良生態休閑旅游規劃評審,而后著手實施,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戰略思想具體化為一個個實實在在的項目。分別啟動農家樂接待中心、青龍獼猴觀光森林公園游步道建設、新村中學娃娃魚生態文化園建設、黃淤水庫步道和釣位建設。
一條路線——堅持群眾路線,沉五心強服務,深化技能型政府建設。結合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不斷完善“沉五心強服務”工作機制,著力在關愛服務體系上下功夫,讓留守人員感受幸福,讓外出人員安心創業。
一項治理——開展以水環境綜合治理為核心的美麗家園建設。在原有潔凈鄉村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全面實行河長負責制,推動農村污水治理,完成垃圾填埋場建設,按計劃推進農村污水治理設施建設。
一個活動——開展“休閑山水、幸福賢良”生態行系列活動。具體設想是結合賢良娃娃魚農事節開展生態古道行、生態攝影采風、賢良生態發展論壇等活動。
一臺晚會——舉辦一臺晚會。以“休閑山水、幸福賢良”為主題編排一臺文藝晚會,節目由鎮機關、鎮屬部門和各行政村落實,通過晚會形式將賢良的整體設想和各項農村工作予以展現,起到宣傳生態共建家園的效果。
一項評選——組織開展衛生文明戶和道德示范戶評選。每村評選一至兩戶,其中衛生文明戶限于在鎮常住農戶,道德示范戶面向全鎮農戶,提倡父慈子孝、熱心公益。
一個基地——探索高效農業示范基地。積極探索適合賢良實際的新興農業產業,建設一個中藥村示范基地、一個珍稀樹種培育基地、一個毛竹高效增產示范基地,實行小面積培育、精耕細作,再以點帶面逐步推廣。
“站在新的起點上,賢良干部群眾正堅定不移地朝著既定的方向前進。”黃嗣進信心滿滿地說,“休閑山水、幸福賢良”,今后的賢良將是一個無法復制的地方,是讓所有賢良人民擁有歸屬感和自豪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