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讓慶元百姓真正能夠吃得放心。”兩會期間,得知“建成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并投入使用”是我縣2014年的十件實事之一,市民劉秀平倍感振奮,他希望綜合檢驗檢測中心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讓市民不再為“舌尖上的安全”擔憂。
據悉,目前,我縣農產品流通市場除菇城和城北兩個農貿市場較為規范外,其余均為路邊菜市場,且全縣70%的蔬菜供應依賴外地,但基本無檢測證明,僅在進場后隨機抽測,本地農產品質量動態監控比例也不足7%。
綜合檢驗檢測中心投入使用后,能夠加強食品安全管理,確保“舌尖上的安全”。(記者 李。
治堵 百姓出行更便捷
“原本以為星光路擴建后,交通能暢通便捷些,豈料馬路兩邊每天被各種私家車和大型車輛侵占,原本并不寬敞的道路更加擁堵不堪。”家住星光路的吳夢彬對過去一年交通擁堵的狀況表示無奈。聽聞“扎實開展交通治堵行動,新開發利用地下空間1萬平方米,新增停車位280個,建立咪表管理一條街。”已正式列入2014年的十件實事,吳夢彬充滿了期待。
據了解,目前,慶元只有一個22車位的正規停車場,臨時停車位900個。城區內平均6輛車才有1個停車位,相比之下,城市機動車輛快速增長,保有量為26583輛,汽車9796輛,電動車5萬多輛。因而,該實事的落實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緩解停車難與交通擁堵的現狀。(記者 季姝辰)
科技 托起農民增收夢
今年,縣政府把“培育1000名農業科技示范戶和‘農民專家’,輻射帶動1萬戶農民增收工作”列入了十件實事。
“這對我們來說是大好事、大實事,相信農民朋友都贊同,希望政府能把這件事做好、做實,真正讓農民增加收入,獲得收益。”荷地鎮底墅村村民吳起清說,去年在吳傳興“專家”的指導下,他種的10多畝茭白畝均獲得了6000多元的收入。
縣農辦山區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人周曉飛告訴記者,培育農業科技示范戶和“農民專家”,發揮一批有技術、懂致富“土專家”在推廣農業技術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能實現農民由簡單勞作型向“技術型”升級。目前根據走訪統計,通過技術示范,人均可增收2000元左右。(記者 胡松)
安置房 圓農民進城夢
“安置小區工程是惠民工程,是幸福工程。今年,政府將‘建成同心小區46幢954套安置房并交付安置,新開工建設300套安置房’納入10件實事,體現出縣政府急市民所急。”荷地鎮東山村村民吳元昌說,每個星期他都會抽空到同心小區去看看房子蓋得怎么樣了,問問工人什么時候可以建好,然后回到村里,跟一些想申請安置房的村民說說,已經有幾幢開工建設了,蓋到幾層了。
“這種“翹首期盼”的心情,不止我一個。”吳元昌說,村里還有不少村民想申請,他希望縣政府再加把勁,加快其他安置房的建設,讓更多符合申請條件的東部百姓早日進城。(記者 吳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