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舉水鄉將牢牢抓住‘旅游——月亮休息的地方,文化——鄉村春晚發祥地,產業——精品農業示范區’的形象定位,做精做強旅游、文化、產業三個品牌,穩扎穩打、循序漸進,實現舉水政府工作有新成績、農民增收有新成效、鄉村建設有新面貌、對外影響有新廣度、和諧構建有新發展的預期目標。”在展望2014年鄉黨委、政府的主要工作時,舉水鄉黨委書記范修亮說。
主抓工作一:以古村落保護利用項目龍頭,實現旅游發展新突破
舉水鄉將重點實施好月山古村落保護利用項目,進一步提升景區品質。按照“立足一個整體風格,做精一條精品街、打造一條沿溪景觀帶、還原一個月山晚翠、創造一個凈美鄉村”的改造思路,對逢源街、環月街房屋立面進行改造,對逢源街主街道進行改建,建好月山村文化禮堂、文化創意園,修建沿溪景觀帶,做到以規劃謀項目、以規劃搞建設,重點要保護好月山現有古村風貌。
今年月山村要重點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省級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力爭下半年能夠申報成功。有條件的情況下,爭取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依托已完工的文化創意園項目,爭取與若干美術院校合作,建立學生美術寫生基地,吸引院校師生到月山景區實地寫生授課。
要深入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按照“古樸、自然、干凈、整潔”的總要求,對月山及周邊環境進行徹底整治,使整個景區環境衛生有一個大的改觀,并健全環境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實現長效保潔。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盤活現有資產,爭取引進一家高品質農家樂,進一步提升月山景區餐飲住宿接待能力和檔次。
主抓工作二:以之豇公司為龍頭,實現產業發展新成效,發揮好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引導之豇公司在月山基地加大“天賜208”小西瓜、夏菇、辣椒、四季豆等拳頭產品的培育力度,推進錐栗、香菇、黑木耳等傳統農副產品的收購,助推農民增收致富;新建園區管理用房,改善觀光長廊基礎條件,進一步提升園區管理水平和農業觀光品質。
做好農業新產業的培育和引進。重點引進2-3家外地產業大戶落戶舉水,向落嶺、月山周邊行政村輻射發展高山蔬菜產業,實現更大范圍的產業化、規模化蔬菜種植。要重點培育高山茭白、西湖莼菜兩個品牌,使之成為農民增收新的著力點。
要重點鼓勵和發展原有產業實體。做好“山妞果蔬”、人頂茶葉合作社農業園區的規劃和實施工作,將其發展成除云山上現代農業園區之后的又一個特色農業觀光園區。
做好有形陣地的建設,通過建設農耕會所,將月山的產業發展和特色農產品向外界宣傳展示,爭取全面形成“產業增收入、文化造影響、旅游提人氣”的工作局面。
主抓工作三:以隊伍建設為龍頭,實現文化發展新高度
月山春晚是舉水鄉土文化的生命線,目前面臨著形式老化、面上雷同的危機,優勢地位岌岌可危,必須尋求新的突破口,才能牢牢抓住“文化之鄉”的魁冠。
一要始終堅持“月山春晚”三個平臺的功能。通過春晚來宣傳月山優美的自然景觀、深厚的人文底蘊,展示舉水鄉土特色濃郁、文化底蘊深厚的魅力,讓舉水旅游深深地烙上“月山春晚”的印記。
二要迅速謀劃演出隊伍的實體化。要嘗試演出協會的方式籌建演出隊伍,以隊伍建設推進春晚三大轉變(一年一次向多次演出、村民自娛自樂向有適當收入的商業化、由臨時性拼湊人員向固定演職人員隊伍),從而實現“四化”(專業化、品牌化、常態化、商業化)。
三要提升項目質量。編排新的、觀賞性強、鄉土氣息濃厚、富有地方特色的節目,以增強晚會的觀賞性。
四要持續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吸引更高層次、更具影響力的媒體宣傳報道春晚,原來的友好媒體要保持聯系鞏固關系,借媒體的力量擴大春晚影響,讓月山春晚的美名傳得更遠、播得更廣。要力爭申報更高層次、更具含金量的文化獎項,重點做好“省級文化強鄉”創建的各項準備工作,發揮文化站在豐富基層文化、創建精神文明中的主陣地作用。
主抓工作四:以來料加工業為龍頭,夯實社會和諧新基礎
重點要做好舉水鄉婦女來料加工產業的發展和培育文章,將該產業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載體和著力點,努力擴大加工點的規模,容納更多的婦女實現就業,每年創造800萬元左右的加工產值。抓新一輪結對扶貧的契機,爭取東聯集團、市公局等聯系單位的支持,以月山、落嶺為重點村,同步推進莊徐、蔡地、照田、地虎坑等村的扶貧工作,爭取項目,改變村莊面貌,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