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招工難題 實現節能增效
“刨桿機一分鐘能刨出630支,打印機每分鐘能打印300支……”日前,浙江鴻星文具有限公司負責人葉明上告訴記者,去年以來,公司先后投入600多萬元用于生產環節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進。
“企業的發展,不進步就是等于退步。”談起機器換人,葉明上說,近兩年來,公司積極探索發展方式,提高生產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大踏步推進“機器換人”,這不僅緩解了招工難問題,也實實在在增加了企業的產值。
竹口鎮是“中國鉛筆第一鎮”,近年來,該鎮眾多制筆企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企業轉型升級,鴻星文具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企業之一。
據介紹,去年,鴻星文具新引進的高速刨桿機,將原來的兩道工序整合成了一道,使每分鐘只能刨出鉛筆毛桿315支提高到了630支,不僅產量提高了,產品的次品率也大大降低。“自從使用高速刨桿機以后,效率方面提升了一倍,成品率提升了10%,節電方面降低了40%。”葉明上說。
生產設備的更新,工藝的提高,讓企業收獲了實實在在的效益。近兩年來,鴻星文具的員工人數沒有增加,產值卻實現年均30%左右的增長。“員工的‘人均畝產’提高了,原來員工人均產值為20萬元左右,現在人均產值達到了近40萬元。
同時,通過設備更新,公司產品品質實現了跨越發展。公司生產鉛筆被中國制筆協會認定為中國制筆名牌,2B鉛筆被認定為考試專用鉛筆。
此外,為了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節能增效,今年,鴻星文具還積極做好效率與循環利用文章:引進新的鉛筆打印機,使原來每分鐘打印90支鉛筆,變為每分鐘打印300支;筆桿生產原料由普通的椴木,變成生長周期短、成本低的楊木;生產的木屑廢料也進行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