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送到戶,指導到田間。基層農技員,他們四季扎根在農村,服務農民,開展試驗示范和新技術的推廣、植保技術服務、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
據了解,目前,我縣共有100多名基層農技員,他們分布在水稻、蔬菜、水果、畜牧等各個涉農崗位上。其中年齡在50歲左右的“老”農技員占了一大部分。
但正是這一群忙碌著、付出著、進取并快樂著的農技員,用他們的執著與熱情,用他們的汗水與辛勞,助推了菇鄉現代農業發展的春天。
一頂老式竹篾斗笠、一雙及膝雨鞋,炎炎夏日的一個清晨,水稻上晶瑩的露珠才迎來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在屏都街道蔡段村的田間地頭里除了農戶忙活勞作的身影外,一位身形瘦小、面容黃瘦的身影正穿梭在農田里,忙著指導農戶從事農業生產。他就是縣農業局種子公司副總經理呂躍強。
扎根基層36載
在蔡段村村民姚善勤的田里,呂躍強仔細查看水稻長勢,通過觀察,他發現水稻已患上卷葉病。隨后,他開出了方,還手把手地傳授姚善勤種植、施肥、防病、管理每個環節的應用技術。
姚善勤說,呂師傅經常來田間地頭進行指導,所以他和農戶們,只要遠遠打量就能認出他來。
剛告別農戶,呂躍強又急忙趕到另一片稻田。跟隨著呂躍強的腳步,僅走訪了第一處農田,記者已受不住焦灼的太陽和高溫煎熬。然而,呂躍強卻還是十分精神。
剛走到田坎邊,呂躍強不禁皺起了眉頭。只見他,熟練地卷起褲腿直接邁進田中。
“農戶沒有做好水田標記,而且去年的稻種和今年的稻種混雜在一起,會影響產量。”由于沒有農戶在場,呂躍強便記錄下該片水田的位置,打算直接和農戶聯系,再專門給他輔導。
農戶們說,每次下鄉,呂躍強總是早早來到田間一直干到烈日當頭。臨到中午吃飯時,一般是隨便扒幾口飯就又下田,將休息時間都放在了農技推廣上。
在走訪中,記者了解到,像這樣服務基層的工作,只是呂躍強36年來的一個縮影。自擔任種子公司副經理以后,每年的7月至9月,呂躍強都要帶領種子公司職工走入田間,與農民交流,及時了解農民的種植需求與心聲。
樂做農戶親兄弟
農業要增收,關鍵在技術。作為農技員,呂躍強的辦公室就是“田頭”。平時只要一有空,他就會到田頭看看農作物的長勢,問問農戶的收成情況,并把技術帶給了當地農戶。
由于長期在田間工作,呂躍強的皮膚被曬得黝黑,布滿皺紋的臉,這些都是工作留給他的深深的印記。
呂躍強1976至1978年間就讀于麗水地區農林學校農學專業,由于成績突出,畢業后被分配到我縣農科所工作。1991年開始擔任慶元縣農科所所長。1994年6月,他遠赴乍得共和國執行農業項目,作為農業組長和農業生產技術顧問,在一年半的援外工作中光榮完成使命。回國后,他先后擔任了縣農業局糧油站副站長、經作站站長和農技推廣中心副主任,繼續從事農技推廣工作。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這是農技員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
由于基層農技員工作瑣碎,而且十分辛苦,很多人早早選擇了放棄,可呂躍強卻一干就是30多年。馬上就到了退休的年齡,然而,他卻沒有停下忙碌的腳步,各方面的工作不僅沒有絲毫減少,相反的卻更加努力地工作。
“30多年的基層工作經歷,最大的難題是什么?基層農技員工作這么辛苦,難道就沒有想過轉行嗎?”記者十分疑惑。
“我們服務的農戶幾乎都處在農業生產一線,大多都有幾十年的種植經驗,推廣新技術時,他們更相信的是土辦法,對于新技術、新品種的熱情反而不高。”呂躍強說,30多年的工作經歷中,他印象最深、遇到最大的難題,往往不是農業種植技術的難題攻克,反而是服務農戶時,農戶的不解和抗拒。每當遇到這些問題,農技員們除了耐心細致地講解外,更要積極關注“抗拒”農戶的農田種植情況,避免由于種植方式不當,而導致農田減產降質。從另一層面上,這無疑增加了基層農技員們的工作量。
“基層農技員工作雖然比較枯燥,但每次想到能幫助農戶解決難題,我工作就來了干勁兒,我只想為農民多辦些實事。”呂躍強平靜的言語中透著淡然。
呂躍強幾十年如一日,一邊拿推廣方案,一邊做實驗示范,一邊搞講解宣傳,促使一個個新品種,一項項新技術得到應用和推廣,播下一茬又一茬科技興農的種子,切實解決了科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
在30多年的工作歷程中,呂躍強曾經參加全市10萬畝反季節蔬菜生產,主持“淡季蔬菜生產研究”課題,推廣高山反季節蔬菜面積3.7萬畝、煙稻高效栽培1萬畝,參加水稻輕型栽培旱育秧36.97萬畝,推廣中藥材5280畝,新建良種茶園3000余畝,改造老茶園5735畝,為研制新名茶等做了大量工作,撰寫各類實驗總結26篇,調研報告5篇,為我縣農業項目推廣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這是呂躍強等100多名農技員們最真實的寫照。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對農業的熱愛與執著,看到了菇鄉農業發展的希望。他們不僅是一群頭頂天,腳踏地,以農為伴的人,更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技術導師,農民發家致富的領頭羊……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刊登廣告 | 聯系我們
慶元縣融媒體中心主辦 © 慶元網版權所有 保留所有權利 浙江在線加盟單位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3120200042 ICP備案號:浙ICP備20028743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