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市民來說,水、電是最為關鍵的民生所需,尤其在冬天,水、電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越是天氣寒冷,越是用水用電的高峰。而就是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24小時待命,或爬上高高的電線桿搶修,或頂著刺骨噴涌的自來水堵住缺口。他們默默無聞奮戰在一線,保障著群眾的正常用水用電,真正地詮釋了“群眾小事,民生大事”的含義。日前,記者就跟隨縣供電局、供排水公司的一線搶修工人,感受他們緊張而忙碌的工作。
電力搶修工——
天氣越冷,我們越忙
“前幾日,在例行的線路巡查中,發現石龍新街一處民房線路嚴重老化,今天我們將對這個故障點進行搶修。”2014年12月28日7點30分,城區配電運檢2班的顏志山、胡志學、吳順早早就出發了。當天氣溫最低0攝氏度。
“冬季是用電的高峰期,這兩天天氣又冷,用電量肯定增加不少,所以出現故障的幾率也比平時要高許多。”在前往維修的路上,顏志山向記者介紹著。顏志山是一名普通的電力搶修工,已有多年的工作經驗了。
城區配電運檢2班承擔著全縣35千伏輸電線路共計290多公里的巡查管護,線路搶修、路燈維修等工作,可以說人員少、任務重。進入冬季以來,他們沒有節假日,采用輪休制度,24小時隨時待命。
3人來到了指定的地點,馬上就開始了細致勘察檢修。“為了不影響居民的正常用電,我們要帶電維修。”顏志山說。所謂的帶電維修,就是在通電的情況下,對線路進行搶修。負責主維修的吳順不僅要經受寒冷的考驗,還要格外的細心,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有觸電的危險。
經過近2個小時的努力,故障被排除了。看到3名電力工人在維修,家住石龍新街的陳金菊阿姨才意識到這里發生了故障,她感激地說:“我卻還沒有發現,電力工人就給維修好了,供電的服務真是太好了。”
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他們3人馬不停蹄地跑了3個事故點。胡志學說,對于供電搶修工來說,天氣越寒冷對線路的影響也就越大,搶修工也就越忙,加班搶修也成為了常事。“如果停電,對用戶的影響很大,我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維修,我們的原則是沒有特殊情況絕對不會讓斷電過夜的。”
胡志學說,工作中經常不被理解,讓搶修工們很是無奈。有一回農業銀行附近的一座變壓器壞了,由于要更換的零件比較大,維修從傍晚5點左右一直持續到晚上的11點,并造成了市場路一帶的停電,很多人覺得停電的時間太長,也對他們的工作有不小的抱怨。
“我們的工作往往越是節假日越忙。”提起最大的遺憾,3名線路搶修工都有這樣的感慨。參加工作這么多年,他們幾乎沒和家人一起過一個完整的春節。“有時候工作比較忙,家里有事也顧不上,對家人是說不盡的愧疚。”
談起這幾年的變化,3位師傅笑呵呵地說,這些年作業時的裝備變了,以前都是騎自行車出去,半天也到不了目的地,非常耽擱時間。現在,外出作業開車,維修工具在檢查效率和安全方面也提高了,衣物器具也舒適、人性化了。據了解,為了確保居民安全穩定用電,縣供電局搶修保電隊伍,包括城區配電運維班、實業公司搶修隊、計量班及5個供電所共有16支搶修隊伍、204人。切實落實各項保電措施,保障廣大市民用電無憂。
管道搶修工——
哪里有情況,我們就往哪趕
2014年12月29日上午8點,縣供排水公司的搶修工人占必勝走在上班路上,口袋里的手機便響了起來。“新建路有一處水管爆了,你快點到現場處理。”這是水廠值班室打來的電話。
接到電話,占必勝二話沒說,趕到單位取來工具包之后,就和同事余江奔向事故現場。發生水管爆裂的地點位于新建路一居民房前。趕到現場,占必勝初步判定為水管老化再加上天氣寒冷導致。此時,破裂的管道正在嘩嘩地向外噴水。“先把閥門關掉。”占必勝對余江這樣說道。
“相通的幾個閥門都試過了,漏水點還在漏水,沒辦法,只能帶水作業了。”占必勝說著。這幾天冷空氣來襲,屋頂上的霜還沒有化去,自來水也是冰冷刺骨,但占必勝全然不顧,一吸氣,猛地把手伸進水中……
臨近中午,破損的水管終于被換下。耐心地等了幾分鐘,沒有繼續漏水,占必勝這才長長舒了口氣。
中午,沒有休息的占必勝和余江又趕到了田墩村下一維修點。據介紹,這兩天來,氣溫都比較低,水管出現故障的機率也大大增加。“公司的同事巡查發現田墩村附近一處水泥供水管發生了漏水,如果不及時維修的話,將無法保證正常供水。”
到達現場之后,記者看到,這是一根水泥供水管,發生漏水的地方就在接口處,只見兩人首先用工具一點點摳出接口處的填充物,然后,將一段破麻繩當成填充物,重新塞入接口處,之后再用水泥進行封口。看似簡單的工作,卻得小心仔細進行。“這補漏的活兒就是得仔細,稍有不慎漏水點還會繼續漏水。”余江說。
據了解,這條供水管網是縣城供水的主管網,雖然目前還有另一條供水管在供水,如果不及時維修縣城供水的壓力就將不足,地勢高的地方甚至無法供水。
“今天還算好了,不算特別忙。”占必勝和余江告訴記者,昨天,他們接到了多個報修電話,而最嚴重的是,同濟新村出現大漏水。漏水的水管埋在地下,噴出的自來水沖開了部分泥土,飛濺到地面上。水管埋在地底下,要維修只能是要先挖開泥土才有作業面。
當時,同濟新村的村民已經停水多時,占必勝、余江和他的同事全力以赴加快施工進度,以減少對居民的影響。挖開泥土、進行維修、回填泥土……維修工作一直持續到晚上9點多。
占必勝做自來水搶修工已經有20多年了。他告訴記者,印象最深的是,前年冬天的一次搶修。已是凌晨時分,天氣非常寒冷,接到縣城一消防栓被撞斷的報告后,他立即趕到現場,發現消防栓不斷向外噴水。他只能蹚著冰冷的積水向消防栓走去……
余江說:“搶修工作都是連續作戰,一旦出現事故不管是什么樣的原因都要第一時間修好,夜里加班,甚至是通宵搶修都是常事。”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是每當看到一個個故障被排除,居民們重新用上自來水,心中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在工作中也找到了快樂。
據了解,供排水公司有一支專門的防寒搶修隊伍,一共12人,隊伍配備車輛、搶修工具、水表、防寒材料等。搶修隊24小時集中待命,隨時應對突發事件,保證及時、快速搶修,將供水影響和損失減到最低,確保居民的正常用水。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刊登廣告 | 聯系我們
慶元縣融媒體中心主辦 © 慶元網版權所有 保留所有權利 浙江在線加盟單位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3120200042 ICP備案號:浙ICP備20028743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