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都街道拆除違建竹條廠480平方米”“黃田姚村165平方米違建正在拆除中”“五大堡楊樓村拆除危房750平方米……”自我縣吹響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前進號角以來,各鄉鎮(街道)重拳出擊“治亂拆違戰、環境整治戰”,頻頻發出了拆違捷報。
先人一步,快人一馬。屏都街道的“兩戰”行動沒有停留在會議上、文件上、口頭上,而是以“快”取勝。
“動員會的第二天,我們就利用周末時間研究部署違法建筑拆除專項行動。”據屏都街道辦事處主任吳孔斌介紹,當天就要求12個行政村對危房、違建進行地毯式排查,并對洋背村占地110平方米、建筑360平方米的違建進行了拆除。
“快”拳出擊,屏都街道累計拆違6320多平方米,占拆違任務量的30%以上。
“轟隆隆……”隨著挖掘機機械臂重重砸下,一處處違章建筑的墻體應聲倒下,群眾紛紛拍手叫好。
日前,縣國土、綜合行政執法、濛洲街道聯合執法,鐵腕出擊,出動三輛挖機和十余輛車,對同濟路口的違法用地亮出“重拳”進行強拆。在各類機械的配合下,一天拆除違建3000多平方米,有效遏止了其他違建行為。
違法用地與違法建筑占用大量土地資源,阻礙城市規劃實施,是城市發展的“毒瘤”。濛洲街道負責人表示,對于那些“硬骨頭”違建,濛洲街道將以更強硬的態度出“大招”、亮“重拳”,做到發現一起,處置一起。
以令率人,不若身先。在拆違過程中,不少鄉鎮(街道)將“公”姓違建、危房和黨員干部涉及的違建、危房作為首批整治對象進行拆除,通過“組合拳”,形成破竹之勢。
在竹口鎮黃壇村的新小區旁,該村的獼猴桃專業合作社老管理用房和新小區形成鮮明的對比。在此次“兩戰”中,竹口鎮通過多方努力,對該處危房實施拆除,共拆除建筑480多平方米。
“我們將在該村全方位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制定有關實施方案,提升高速連接線沿線的整體環境。”據鎮干部吳乾儉介紹,要通過營造公平公正的拆違環境,讓更多群眾參與和支持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來。
12月9日,我縣召開動員會對“兩戰”發起總攻。各鄉鎮(街道)和部門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決心激發了巨大熱情,凝聚了強大力量,紛紛出快拳、出重拳、出組合拳,迅速開展動員部署、排查摸底和持續拆違行動。截至12月19日15時,全縣共拆除各類違建21769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