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補齊小城鎮發展短板,提升小城鎮綜合管理水平,努力改善我縣小城鎮面貌,加快建設幸福宜居的慶元生態小城鎮,根據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決定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八八戰略”為總綱,結合縣委建設中國避暑勝地、打造尋夢菇鄉養生慶元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新型城市化戰略,全面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著力解決規劃不合理、設施滯后、特色缺失、管理薄弱等問題,高質量統籌城鄉發展,決不把污水、違法建筑、臟亂差環境帶入會面小康社會,全面提升小城鎮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質量。
(二)主要目標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以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為主要對象,兼顧駐地行政村的行政區域范圍和仍具備集鎮功能的原鄉鎮政府駐地,全面實施以“一加強、三整治”(即加強規劃設計引領,整治環境衛生、整治城鎮秩序、整治鄉容鎮貌)為主要內容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使全縣所有鄉鎮環境質量全面改善,服務功能持續增強,管理水平顯著提高,鄉容鎮貌大為改觀,鄉風民風更加文明,社會公認度不斷提升,使我縣小城鎮成為慶元人民群眾向往的幸福家園。
(三)工作要求
1、以人為本,尊重民意。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貼近群眾生產生活,避免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廣泛動員群眾積極主動參與,防止政府大包大攬。工作中不得強制或變相攤派、增加群眾負擔。
2、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省級中心鎮、一般鎮、鄉不同的自然、社會、經濟、人文等條件,指導各鄉鎮立足實際,做到問題是什么抓什么,功能上缺什么補什么,資源上有什么干什么,注重特色,不搞千鎮一面。
3、量力而行,循序見進。因地制宜,全力保障鄉鎮水、電、路等生產生活條件,重點做到鄉容鎮貌整潔、管理有序、設施配套、生態宜居,鼓勵有條件的鄉鎮不斷完善城鎮功能、提升環境質量,促進特色發展。
4、長短結合,標本兼治。既要抓住主要問題,剖析問題根源,采取有力措施,確保缺期見效;更要堅持建管并重,加強源頭管控,健全長效機制,提高管理水平,力求長期成效。
5、立足實際,凸顯特色。各鄉鎮要圍繞整治要點,結合本地實際,打造出具有慶元地方特色的美麗宜居小城鎮。重點抓好麗水市提出的“九個一”。即:打造一個有特色的主出入口;整治一條文明、清潔的示范街;建設一個生態休閑的景觀公園;改建一個農貿市場;建設一個文化禮堂;打造一個示范村居(小區);建成一套污水處理系統、新建成一批地下管網系統;完善一套停車系統。各鄉鎮可結合實際在河道治理、景觀林帶、古文化遺跡保護修繕等方面做出特色。
6、內外同修,標本兼治。既要大力整治看得見、摸得著的外部硬件環境,也要著力解決小城鎮居民在生產生活習慣、文明素養和鄉風民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改善小城鎮內部軟環境,提升小城鎮文明水平和居民生活質量。
二、主要任務
(一)加強規劃設計引領
1、編制環境綜合整治規劃。依據城鄉規劃和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技術導則,以鄉鎮為編制主體,按照先規劃、后許可、再建設的要求,科學編制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環境綜合整治規劃應包括環境衛生、市政管道、公用廁所、停車場所、園林綠化、公共照明、沿街建(構)筑物、戶外廣告、集貿市場等相關綜合整治內容,并納入鄉鎮規劃統籌實施,貫穿整治工作全過程。
2、加強整體風貌規劃管控。有效保護、合理利用鄉鎮特色資源。根據不同區域、不同鄉鎮的地域地貌特點,彰顯獨特的山水格局、布局形態、街巷空間、建筑特色和園林景觀,形成類形有別、韻味各異的風貌特色。把彰顯小城鎮人文特色的要求貫穿小城鎮規劃設計工作全過程,使文化融入小城鎮的大街小巷和居民的生活場景中。按照完整性、真實性、連續性的基本原則,全面加強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著力凸顯具有地方文化與傳統特色的物質空間環境及其文化內涵。有機更新現存的傳統街區、傳統民居和老廠房,努力形成有內涵的公園、有記憶的街區、有故事的小鎮,展示濃郁的市井文化、民俗風情和地方特色。
3、強化整治項目設計引導。積極推進鄉鎮設計全覆蓋,著力加強小城鎮主次入口、步行街巷、街頭廣場等重要街區、重要地段和重要節點的整治項目設計,提升空間環境品質。注重在規劃設計層面上以綠道、藍道、文化步道、綠色街區等串聯整合各類特色空間,構建內涵豐富、開放多元、特色鮮明的公共空間體系。注重在建筑設計層面上的地域文化傳承,加快推進“處州民居”規劃設計落地建設,創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精品。
4、完善規劃設計實施制度。建立健全帶方案審批和審批聯合會審制度,做到有項目必規劃、無設計不動工。嚴把項目規劃設計實施的各個環節,嚴格規劃設計管理,貫徹執行建設項目規劃許可制度。加強規劃設計監督檢查,健全規劃設計審批后“四到場”制度及鄉鎮聯合審查執法機制。
(二)整治環境衛生
1、加強地面保潔。健全地面保潔機制建設,加大重點區域保潔力度,全面整治主次干道、大街小巷、集貿市場、公園廣場、居住區、建筑工地和學校周邊等區域,做到垃圾日產日清。注意防止垃圾收集、堆放、轉運和處理過程中的揚塵污染,消除“跑冒滴漏”現象。
2、保持水體清潔。結合“五水共治”,強化公共水域綜合整治,鞏固提高“清三河”成效,加強河流、湖泊、池塘、溝渠等各類水域保潔,逐步恢復坑塘、河湖、濕地等各類水體的自然連通,推進清淤疏浚,保持水體潔凈。
3、爭創衛生鄉鎮。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省衛生鄉鎮建設標準,加強病媒生物防治和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發展。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活飲用水衛生,爭創國家級和省級、市級衛生鄉鎮。
(三)整治城鎮秩序
1、治理道亂占。加強道路路域環境綜合治理,逐步實現田路分家、路宅分家。改善道路交通功能,取締占道經營、堆物、違建等現象,全面整治公路橋下空間違法堆物、違法施工和違法建筑等,嚴禁擅自增設平交道口、敷設管線、占用或挖掘各類道路,基本消除街面“僵尸車”。整治客貨運市場秩序,合理劃定客運停車場點,嚴禁客運車輛亂停亂靠等不文明行為,規范貨車通行。
2、治理車亂開。加強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查處,重點整治車輛不按規定停放、車輛和行人不按交通信號燈規定通行、車輛逆向行駛、機動車占用非機動車道行駛、車輛違法規定載人、酒后駕駛機動車、無證駕駛機動車、駕駛無牌無證機動車、騎摩托車不按規定戴頭盔以及機動車非法營運和出租車拒載等行為,加大查處力度,基本杜絕燃油助力車上路行駛。
3、治理攤亂擺。加強聯合執法,規范經營秩序,合理劃定街道攤販設置點,全面取締違規經營、亂設攤點等行為,整治游商游販。加大鄉鎮集貿市場改造提升力度,對不符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規劃要求、擅自設立的集貿市場及市場秩序臟亂差等現象,加大整治改造力度,做到取締一批、規范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實現每個鄉鎮至少擁有1個一星級以上集貿市場,中心鎮擁有1個二星級以上集貿市場。
4、治理房亂建。加強老舊小區提檔整治,積極推進鎮中村、鎮郊村和棚戶區改造,優化住宅功能布局,改善居住環境。禁止在公路建筑控制區范圍內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構筑物,公路建筑控制區劃定前已經合法修建的不得擴建。加大對違法建筑的查處和整治力度,堅決遏止和打擊違法建設行為。結合“三改一拆”“六邊三化三美”等工作,消除“赤膊墻”和“藍色屋面”。
5、治理線亂拉。規范戶外纜線架設,按照強弱分設、入管入盒、標識清晰、牢固安全、整齊有序、美觀協調的要求,著力解決亂接亂牽、亂拉亂掛的“空中蜘蛛網”現象。有條件的鄉鎮要借鑒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做法,積極實施架空線入地改造。加強電網改造升級,建成結構合理、技術先進、供電可靠、節能高效的供電網絡。
(四)整治鄉容鎮貌
1、加強沿街立面整治。規范沿街防盜窗、遮陽檐蓬、空調室外機、卷閘門等建(構)筑物設置和門(樓)牌、廣告牌匾、各種燈飾、非公路標志等,保持沿街及兩側立面整潔美觀。堅持做到新設防盜窗安裝不出墻,有條件的地方要完善監控設施,全面拆除已裝防盜窗;沿街卷閘門的立面整治,要與沿街建筑風格和整體街景相協調。加強小廣告和亂張貼亂涂寫治理,保持立面整潔。
2、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一體化。大力推進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積極采用整體改造、推廣分離式太陽能光熱技術和空氣源熱泵技術等方法,改造有礙景觀的屋頂整體式太陽能熱水器裝置。
3、治理低小散塊狀行業。深化“騰籠換鳥”,繼續淘汰落后產能,深入實施低小散塊狀行業整治提升“十百千萬”計劃,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產品質量、節能降耗不達標以及其他違法生產的低小散、臟亂差企業(作坊)。加強小微企業園和標準廠房的規范管理。
4、完善配套設施。完善環衛站、垃圾中轉站、垃圾箱等環衛設施,推進垃圾分類處理,提高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水平。加強污水收集處理和設施運行維護管理,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委托第三方管護,穩步提高生活污水的收集處理率、運行負荷率和出水達標率。完善道路交通設施,打通“斷頭路”,改善影響通行的擁堵點,增設停車設施,修補破損路,整治低洼路,做到路面整潔無雜物、排水通暢無淤積;完善護欄、路燈、信號燈、交通標識等安全設施以及地名標志設施,形成安全、暢通的路網結構。
5、提升園林綠化。大力實施植樹增綠、見縫插綠、拆違補綠、拆墻透綠行動,多植喬木和珍貴、鄉土、彩色樹種,做好庭院綠化、道路綠化、公園綠化,提升園林綠化水平和綠化景觀。加強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和景觀森林建設,加快構建開放、便民的公園綠地系統。
6、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長效管理機制,規范環衛、道路交通和鄉容鎮貌管理。引導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深入推進城管執法體制改革,推動形成現代城鎮治理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小城鎮積極開展智慧城鎮建設,加快構建數字城管平臺,提高鄉鎮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標準化水平。
三、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動員發動、前期部署階段(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
根據省《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制訂《慶元縣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實施方案》,成立慶元縣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召開動員部署會,分解落實工作責任。各鄉鎮開展調查摸底,細化工作任務,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召開動員部署會,廣泛宣傳,營造社會氛圍。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2016年11月至2019年6月)
各鄉鎮完成《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編制,并根據《環境綜合整治規劃》全面開展實施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全面實施“一加強三整治”,即加強規劃設計引領、整治環境衛生、整治城鎮秩序、整治鄉容鎮貌。深入開展規劃設計引領、配套設施完善、地面保潔、道亂占整治、車亂開整治、攤亂擺整治、房亂建整治、沿街立面整治、衛生鄉鎮創建、水體清潔、“線亂拉”整治、“低小散”塊狀行業整治、環境長效管理等專項整治行動。達到道路寬敞暢通,市政設施完善,排水通暢無淤積,生活污水收集、運行、出水三達標,沿街立面整潔,停車有序,集貿市場有序規范,安全設施和地名標志設施完善,建立開放便民的公園綠地系統,鄉容鎮貌整治有序,特色鮮明。
第三階段鞏固考評階段(2017年12月至2019年9月)
不斷總結經驗,全面落實鄉容鎮貌管理標準,規范環衛、道路交通和鄉容鎮貌管理,建立健全規劃實施、交通秩序、環境衛生、文化娛樂、商貿集市、園林綠化、市政設施、排水排污、管線鋪設等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現代化城鎮治理體系。組織開展檢查考評驗收。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縣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推進全縣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圍繞環境綜合整治,深入開展規劃設計引領、衛生鄉鎮創建、道亂占治理、車亂開治理、線亂拉治理和低小散塊狀行業治理等專項行動,縣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制定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各有關部門要專門制定行動方案,落實相關配套政策,重點指導推進。各鄉鎮黨委政府是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責任主體,要把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作為推進落實“十三五”規劃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組織機構,要加強規劃建設,落實保障措施,制定切實有效的工作措施辦法,確保整治行動的有序推進。
(二)加強要素保障
為確保整治行動的順利推進,縣政府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將上級轉移支付資金更多向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傾斜,提高土地出讓收益返還比例;積極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大對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的投入;積極引導和吸納社會資本參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建設,加快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資格局。積極爭取省財政新增債券和專項補助資金,各鄉鎮要積極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充分利用各種廢棄地、閑置地、荒坡地,積極推進坡地村鎮建設。特別是要優先保障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建設必需的用地指標。
(三)加強督查考核
建立縣、部門、鄉三級聯動機制,建立縣領導和部門聯系制度,現鄉鎮聯系縣領導擔任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聯系領導,現鄉鎮聯系部門落實一個鄉鎮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開展“互看互學互比互促”活動,實行不定期點評通報的工作推進機制。把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成效作為考核鄉鎮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h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牽頭研究制定考核驗收辦法,定期開展檢查考核,定期通報考核排名。
(四)加強服務指導
縣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的服務管理和技術指導。建立技術幫扶機制,積極組織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開展送技術下鄉活動,加強跟蹤服務。加強對鄉鎮(街道)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著力提高認識水平和實踐能力。
(五)加強宣傳發動
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載體,積極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宣傳,充分調動基層干部和居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快形成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圍。要引導廣大居民養成良好的生產、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不斷增強環境衛生意識和環境保護觀念,全面提升文明素質。要及時總結經驗,加強交流學習,不斷鞏固提升綜合整治成效和管理水平。
2016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