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西溪村鳳洋路雜亂建筑和傳統民居集中區域內的違章搭建建筑103戶,農房包括簡易房、灰寮等376棟,累計拆違面積23513.5平方米,完成年度拆違目標任務的235%。”日前,龍溪鄉拆違展現新速度,截至6月,已超前、超額、超規模完成全年拆違任務,在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中詮釋了建設“浙閩邊邑,茶香龍溪”的決心和使命。
2017年,龍溪鄉搶抓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機遇,打好“拆、治”組合拳,聚全鄉之力進一步強化對涉及小城鎮綜合環境整治、“六邊”區域、“五水共治”及美麗鄉村建設的違建拆除力度,推進“一加強三整治”小城鎮環境綜合治理專項行動,打好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打造獨具龍溪特色的“一溪兩岸”。
整治工作不手軟,安全防范不懈怠。地毯式排查全鄉范圍內棚寮搭建、亂搭亂建、未批先建、違規加層現象,并以村為主體,結合危房治理工作組織拆除,堅決做到拆舊治危,是龍溪鄉拆違工作的常態。拆違治亂工作人員在運用一系列拆改措施堅決拆除違建、危房的同時,也堅持為村民營造一個安全、整潔、衛生的生產生活環境。
“吳和府的房子屬于無法修復的D級危房,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必須拆除。”在馮家山村排查時,面對重度殘疾的低保戶吳和府的住所,排查組得出結論。身體不好搬遷拆除有困難,低保收入拆后重建難進行,房子拆后如何安頓成困擾,這使得吳和府對“拆”字產生抗拒。考慮到實際情況,鄉、村兩委立即組織人員與吳和府溝通,幫他拆除舊屋,并在拆后為他改造新住所,既保障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又促使整治工作穩步推進。
前期摸排、制定計劃、限期整改、分組落實,半數村民在外地,龍溪鄉組建工作組奔赴外地溝通;部分村民不理解,工作人員上門耐心解釋;拆違現場需要維持秩序,工作人員各司其職,拉好安全警戒線,合力拆舊治危……“甘于奉獻能擔當、不畏艱難助拆違”是龍溪鄉拆違治亂工作人員的集體寫照,15天完成農戶簽約工作,10天完成屋內物品騰空,分3批歷時45天完成拆違工作,龍溪鄉創下了環境整治工作的“龍溪新速度”,為規劃完善集鎮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茶香小鎮”騰出空間。
“目前‘茶香小鎮’基本規劃已經完成,基礎部分也已動工。”拆違過后,走進龍溪鄉西溪村,施工人員正忙著修復防洪堤,進行沿溪景觀帶基礎建設。據龍溪鄉副鄉長沈毅介紹,下一步,龍溪將致力于拆后利用和景觀改造,進一步整理美化背街小巷,不斷創造龍溪新速度,盡快展現龍溪“茶香小鎮”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