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氣連續高溫,異常炎熱,給我縣香菇菌棒越夏管理造成重大危害。現提出以下管理措施,希望廣大菇農做好防范工作。
1、培菌場所清理。在菌棒進棚前,清除上年度廢物菌棒和各類雜物,地上灑石灰,架上用石灰水噴灑,四周噴低毒農藥,以減少病蟲基數。
2、菌棒及早散堆、排場。香菇菌絲對外界溫度十分敏感,氣溫高于35℃時就可能引起菌絲死亡。應在高溫季節來臨前,選擇室內或室外通風散熱較好的場所完成菌棒的散堆、移堆工作。一般安排在早晚低溫時段操作,要注意輕拿輕放,避免振動菌棒,室內散堆菌棒應呈三角形或“井”字形堆放,堆高3-5層,堆間要留有通風道。高溫期間應停止菌棒刺孔排氣或翻動菌棒,以防菌棒受振動,菌絲呼吸作用加劇而使堆溫上升。
3、噴水降溫。若遇連續高溫、晴熱天氣,有條件的農戶可在菇棚頂或房頂上鋪設微噴水管,可以采取噴水降溫,以噴霧狀水為宜,噴霧時間根據氣溫高低來定,通過噴水,可使棚內溫度降低2—5℃,同時加強通風排濕。注意:避開高溫時段噴水。
4、及時處理污染菌棒。將發生黃水造成爛棒的菌棒及時搬離培菌場所(以免污染其他菌棒),嚴重的應及時破袋曬干,待以后重新利用;局部爛棒的,可割開袋子用2%的石灰水或飽和的鹽水對發生黃水或黑水的部位進行清洗(有腐爛物的部位先挖除)、浸泡,然后放置在通風處晾干。
5、加強培菌場所遮蔭通風管理。(1)增加棚頂遮蔭物,避免太陽光直接照射到菌棒上,造成菌絲損傷。(2)根據太陽走向,適時加強朝陽面遮蔭、背陽面通風管理。(3)在菇棚四周可搭架種植南瓜、絲瓜等爬藤作物(提倡菇農在棚的四周種植爬山虎等藤本植物),以提高遮蔭效果。(4)有條件的可在菇棚內挖溝,引入“跑馬水”亦可幫助降溫。
6、注意環境衛生、加強病蟲害的防治。
(1)環境消毒。對于堆放菌棒的場所要保持清潔、衛生,以減少外界病原物污染,并對場地撒放生石灰等進行消毒。
(2)蟲害(菇蚊)防治。在對菌棒刺孔排氣的前三天要對堆放的場所進行殺蟲,采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殘留量的藥劑進行噴灑;在刺孔后的一個星期的時間內要連續噴灑殺蟲;在其余的時期內,可以采用誘殺的方式進行殺蟲。誘殺劑可用三分之二廢菌糠加三分之一麥麩再加300倍敵敵畏混合配制,并保持一定的濕度。誘殺劑應裝入敞開的瓦罐或內襯塑料袋的小紙盒,每房間分四個點誘殺。誘殺操作請注意人畜安全。以上措施需保持常態化,這樣可有效降低病蟲危害。
上述管理措施,請各菇農結合自家實際情況靈活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