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閩兩省三縣六鄉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
“原本安排90分鐘的十九大精神學習體會分享環節,大家暢所欲言,足足開了兩個多小時,甚至連晚飯的飯點都過了!”12月7日下午,在福建省政和縣嶺腰鄉舉辦的浙閩兩省三縣六鄉十九大精神宣講會上,來自我縣的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吳永德感慨萬分,沒想到這次“跨省”宣講,促使兩省三縣六鄉“抱團”謀出一條浙閩邊界鄉村旅游風景線。
近年來,我縣以“互學互促、共謀發展”為主題,主動與福建省松溪、壽寧、政和三縣對接,通過黨建合作、文化走親、 聯防聯調、抱團治水等載體,打造“和諧美麗”邊界走廊。
“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大家在和諧美麗邊界走廊上進行深化和提升。”在這次“跨省”宣講中,吳永德認為,邊際鄉村發展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做實“抱團”文章。
45分鐘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嶺腰鄉錦屏村村黨支部書記葉仁榮聽得很認真,對于“抱團”,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舉措。
嶺腰鄉錦屏村和我縣舉水鄉一衣帶水,旅游資源豐富,距月山AAA級景區村莊不到40分鐘車程。
“我們爭取明年創AAA級景區村莊,在鄉村旅游上和月山抱團形成旅游環線。” 葉仁榮說,如果兩個AAA級景區村莊聯手打造“邊界游”,不僅區位劣勢可以得到彌補,更能激發出“1+1>2”的效益。
謀劃兩個AAA級景區村莊的“抱團”發展,只是這條浙閩邊界鄉村旅游風景線上的兩個點。
在隨后的十九大精神學習體會分享環節,福建省政和縣嶺腰鄉、壽寧縣下黨鄉以及我縣安南、隆宮、舉水、龍溪等6個邊界鄉的負責人,重點圍繞鄉村振興、綠色發展、全域旅游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討論。
50座的旅游大巴通行線路正在謀劃并爭取早日建設、總投資20多億元的“百花巖”風電場項目將是一條綠色旅游風景線……安南鄉黨委書記范修飛向與會人員“透露家底”,他表示,安南鄉將緊抓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大花園”建設等工作,做實旅游基礎,打造浙南最美南大門。
“通過兩地資源的深度整合,合力打造邊界鄉村旅游升級版。”嶺腰鄉黨委書記李玉華說,嶺腰鄉將以南平市發布的綠色發展行動綱要為契機,積極爭取綠色發展扶持政策,加強邊界美麗鄉村建設,合力開發、運營好“邊界鄉村旅游經濟圈”。
綠色產業發展不能單打獨斗,隆宮鄉鄉長吳善臻提出,該鄉將以浙南閩北10多萬畝毛竹林為富民產業基礎,通過建設綠色產業園區,走生態工業之路,推動邊界鄉鎮一產和三產的發展。
壽寧下黨的紅色旅游、龍溪的茶香小鎮、舉水的人文民俗、嶺腰的自然農耕可以形成浙南閩北鄉村旅游“金三角”,與會的縣黨代表、龍溪鄉黨委副書記吳至飛向黨代會提出的提案,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在討論時,大家雖然各抒己見,但分享的主題始終保持在“一條線上”,那就是串點成線,謀劃出一條浙閩邊界鄉村旅游風景線。
大家紛紛表示,依托浙南閩北的生態優勢和邊界旅游特色,“抱團”發展鄉村旅游大有可為,今后將以政策為引領、項目為基礎,為這條風景線建設添磚加瓦。
在這次“跨省”宣講中,政和縣嶺腰鄉和我縣安南鄉領導班子成員還原文朗讀了《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慶元、政和兩縣還互贈宣講學習資料。
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毛茂豐表示,今后我縣還將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十九大“邊界”宣傳活動,通過結合邊界發展需求,學懂弄通做實,切實推動十九大精神在浙閩邊界落地生根,共建邊界最美“大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