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縣委十四屆六次全會、十六屆政府一次全會暨全縣干部大會召開,部署新一年工作。會上,蘭溪橋水庫擴建工程建設指揮部、屏都街道、農辦、教育局、林業局等單位就貫徹大會精神作表態發言。
咬定目標 決勝蘭溪橋水庫擴建項目
蘭溪橋水庫擴建工程有移民2900多人,工程總投資26多億元,這兩項均創建縣以來歷史之最。在目前我縣的客觀現實條件下,縣委、縣政府下決心快上這個重大惠民工程,充分體現政治擔當、使命擔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在2018干事創業推進年里,指揮部的目標任務有:4月正式發文移民征收補償安置方案;4月完成工程初步設計審批;4月底前完成安置地土地征收和地面附屬物處理;5月開始移民戶的入戶評估;7月楊樓溪水庫及供水工程開工建設;8月完成項目土地報批;8月底前完成應嶺尾村移民房屋征收和騰空;9月移民安置地開工建設;12月水庫大壩開工建設;12月底前完成所有移民房屋征收協議簽訂并開始騰空。
任務非常艱巨,指揮部將從以下三方面扎實工作:第一、千辛萬苦做好移民工作。今年以來,拓建了114人的指揮部,成立了指揮部臨時黨委,“支部建在網格上”,并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在走訪移民征求移民安置政策中,收集到的移民訴求非常多,歷史遺留問題又疊加,還有少數移民的不理解,門難進等,但我們時刻牢記,我們是慶元鐵軍的先鋒隊,是一名移民干部,我們的誓言是:堅決聽從指揮,忠誠敬業,敢于擔當,嚴守政策底線,嚴把政策關口,恪守公平公正,真心感動移民,誠心服務移民,讓移民生活更美好!
第二、千方百計籌集項目資金。在跑步進廳爭取上級支持外,啟動PPP模式,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建設,計劃3月完成PPP咨詢機構招標,9月完成社會資本采購并組建PPP公司。
第三、千思萬想做好規劃設計。今年要完成水庫主體工程的初步設計、施工圖的設計,并要完成移民安置地的規設計、總體布局、移民房屋施工圖設計等,每一個大項、每一個細節都要非常認真,體現“工匠精神”,力求不留遺憾。
不待揚鞭自奮蹄 迎難而上創新業
2018年,屏都有黃弄安置小區、棲花園、八二留用地等重點項目47個,累計投資額突破5億元。我們將向著目標、闊步前行。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壯志推進項目建設,打造慶元發展的新地標。2018年,將堅持黨建引領,以“城市新區、產業新城”為定位,深化“工作支部”和“一線工作法”,把支部建在項目上,激發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保障屏都綜合新區、衢寧鐵路、夢天木業等項目的無障礙施工。
以矢志鄉村嬗變的愿景建設美麗鄉村,打造外部入慶的新門面。將聚焦“鄉村振興”戰略,矢志鄉村嬗變,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樣板地。推動美麗農戶、美麗村莊、美麗街道建設,實現由“以村為主”向“全域治理”轉變;以蔡段食用菌基地、坑里文創公社等特色產業為支撐,做響鄉村旅游,做強集體經濟,實現由“建設鄉村”向“經營鄉村”轉變;招好商、引好資,發揮政府引導作用、農民主體作用、社會資本支撐作用,實現由“政府主導”向“多方協同”轉變。
以“小街道也有大作為”的信心和氣魄助推產業發展,打造慶元經濟的新跳板。依托全縣最大的生態工業園區和技能型政府實訓基地,助推產業做大、做強,打造慶元經濟的新跳板。一是注重產業提質增效。支持鼓勵特色產業走集約化、規模化、精品化發展道路。二是厚植品牌內涵提升價值。鼓勵九川竹木、“余村蜜桔”等品牌發展道路,形成“一村一品”、“一街多品”格局。搭建竹家居購物商城、食用菌直銷基地等O2O模式,暢通產銷“最后一公里”。三是以紅色旅游撬動地方旅游。加快推進技能型政府實訓基地二期建設。
以“忠誠干凈擔當”的目標建設“獅子型”干部隊伍,打造服務大局、服務發展的新時代鐵軍。一是深化“獅子型”干部隊伍。以攻項目、補短板、轉作風為方向,繼續在一線考驗、鍛煉、培養干部,鍛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屏都鐵軍。二是打造技能型干部隊伍。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技能型“三農”工作隊伍,鑄就振興鄉村的中堅力量。
干在實處 勇立潮頭 做好新時代慶元教育的答卷人
教育局作為省教育基本現代化縣創建和省學前教育補短板改革試點的主抓單位和牽頭單位,將緊抓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以干在實處、勇立潮頭的精神狀態,竭力推進教育現代化創建、學前教育補短提升等教育重點工作,確保創建成功、改革有效。
強化組織保障。將教育現代化創建、學前教育補短板改革等重點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列入年度計劃,確定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和責任人,細化分工,明確責任,一抓到底,確保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完成教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目標任務。
強化統籌協調。將做好與省教育廳、市教育局及縣各相關部門的匯報與對接,主動靠前協調,完善各項機制,加強科學論證,增強部門聯動,協同推進教育現代化創建和學前教育補短板改革等各項重點工作。
強化監督考核。牢固樹立“富民強縣,教育優先”意識,認真貫徹省市縣相關教育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督導考核的“加壓器”“助推器”作用,建立完善督導體系、責任考核體系、激勵問責機制和社會參與監督體系,真抓實干,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確保教育各項工作有成有效。
教育是一項艱辛而幸福的事業。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奮進之筆”,努力做好新時代慶元教育的答卷人,為加快實現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堅定不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開啟新時代“三農”工作新征程
黨的十九大把鄉村振興提升到戰略高度,對我們山區縣來說無疑是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2018年農辦將按照鄉村振興總要求和新任務,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著力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
著力在學深、弄通上有新表現。自覺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把學習宣傳貫徹精神作為一項主要任務,努力把握好政策精髓,認真剖析好問題短板,積極提出好的建議舉措,為縣委、縣政府正確決策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
著力在工作推動上有新作為。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農辦既要立足本職更要發揮好助手作用。一是要積極推動頂層制度設計,加強對我縣人口布局調整和產業布局優化的思考。二是要積極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經濟的培育,推動毛竹、食用菌主導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引智、引資工作,大力推行“天宸+谷坪+海豐”等農旅融合發展模式。三是要扎實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確保精品線、精品村、歷史文化重點村、鄉村綠道等創建成效。大力發展精品農家樂民宿,助推生態旅游加快發展。四是要把精準扶貧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強化政策導向,細化舉措,確保完成低收入農戶增收任務。五是要積極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切實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六是要推動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建立,提高資金集聚使用效率。
著力在關鍵小事上有新突破。鄉村振興,環境整治是基礎,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是生態第一縣必然要求。2018年農辦要在加快完成縣域總規和盡快通過實施意見的同時,率先啟動屏都、竹口、黃田等鄉鎮的垃圾分類處理示范點建設,以點帶面扎實推動全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力爭年底分類處理覆蓋面達50%以上,完成10設備終端處理站建設,創建5個以上縣級示范點。
著力在隊伍建設上有新成效。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人才振興是關鍵。首先加強農辦自身隊伍作風建設,克服當前農辦面臨事多人少和工作要求高、責任重等困難,鍛造一支能擔當、善統籌、能干事的干部隊伍。其次加強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培育,大力實施“農民下山,能人下鄉”工程。三是要加大農民精準培訓力度,促進百姓就業創業。
踐行“兩山”理論 爭當“綠色”標兵
2018年,縣林業局將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兩個高水平”“兩大歷史使命”重大決策部署,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重點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抓綠化、夯基礎,建設中國楠木城。精心編制楠木城建設總體規劃,著手開展野生楠木資源普查、浙江楠縣樹評選及楠木科研中心籌建等前期工作。強化種苗保障,培育楠木大苗10萬株以上,持續擴大全縣楠木總量,新造楠木林2500畝,撫育改造楠木基地3000畝,贈送各類珍貴彩色苗木20萬株。
抓保護、強支撐,打好松材線蟲防控保衛戰。防森林火災,更防森林蟲害,把松材線蟲病防控作為今年森林保護重點工作,采取“拔點除源、外堵內查、防控并舉”等強有力手段,全力以赴開展枯死松木排查與清理。
抓美化、促提質,打造彩色健康森林。以全縣林相差、功能弱的殘次林、針葉林、過熟林改造為重點,以主要公路沿線和縣城、景區周邊山體彩化、美化為目標,繼續開展美麗林相建設,重點實施慶元二中后山179畝蟲害松林的更新改造任務;圍繞“彩色健康森林”主題,建設完成2000畝5萬株彩色珍貴樹補植工作,實施完成森林撫育2萬畝。
抓項目、挖潛力,培育森林旅游新引擎。立足森林生態資源優勢,以森林公園建設為核心,以布局森林小鎮為基點,建園集群、串點聯線,做足“林業+旅游”文章,助推百山祖國家公園創建。實施完成巾子峰景區基礎設施及旅游標示系統等配套設施,爭取年底前成功摘牌國家4A景區。打通城市森林公園象山寶塔至尾礦庫等三條休閑綠道,全面完成礦坑公園、尾礦庫花園和觀景平臺等一期項目節點景觀改造。
抓產業、惠民生,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挖掘林業經濟潛力,把“九山”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繼續加強竹林基礎設施投入,完成毛竹林道建設100公里,推進節本增效。加快推廣林下套種等“一畝山萬元錢”富民模式,以“菇香榧園”項目為帶動,積極探索林地流轉有效機制,發展香榧種植600畝,實施完成油茶林套種藜麥、旱稻等復合經營2000畝,不斷盤活農村資源資產,推進林興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