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時間銷售3000多箱、13000多個瓜,7月5日開始采摘,到月底基本采摘完,沒有滯銷。在月山村的浙江之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慶元云山上菌蔬專業合作社的基地里,天賜瓜供不應求。
“瓜還沒成熟就已經有客戶不斷預訂了,大多數都是銷往杭州,本地也有少數。”合作社理事長吳青山告訴記者,7月以來,每天大批次的天賜瓜從月山村運往杭州。直到現在還有客戶打電話預訂,只能勸沒有購買到的客戶明年提早下訂單。
天賜瓜俏銷的背后絕非偶然,早在2013年合作社開始嘗試種植5畝的天賜瓜,經過精心培育,產量達到了,但銷路卻成了問題。吳青山開動腦筋,創新銷售方法。西瓜成熟后,他拍攝視頻、圖片,配上價格、口味發到朋友圈,通過大家的轉發擴大銷路。同時走訪杭州、義烏、麗水等地,瞄準城市客戶追求新、奇、特的心理特點,重塑包裝,走品牌化路線。現今合作社種植天賜瓜的面積已經達到了30多畝。
有面子,還有里子。天賜瓜的名聲逐步打響,品質也沒有落下。天賜瓜采用浙江之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培育的獨家品種“天賜瓜208”,住的是大棚陽光房、睡的是尼龍繩吊床、洗的是全身陽光浴、吃的是農家有機肥、喝的是清冽山泉。從授粉到采摘嚴格控制35天的品質。為了保證瓜的品質,合作社還聘請福建的農業專家傳授花粉技術。通過技術改良,產值比去年增加30%,畝產量5000—8000斤。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看中西瓜的品質,西瓜也成為走親訪友的伴手禮。”天賜瓜目前市場售價達到每只20-30元,分兩只裝和四只裝,多數瞄準禮品水果市場。相比其他西瓜,價格雖然有所提高,但是天賜瓜個小皮薄,汁液多,口感好,味道甜仍然成為杭州市民的“搶手貨”。
俗話說,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天賜瓜正是抓住當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搶占市場。吳青山說,根據今年市場的需求,明年將擴大種植面積,拓寬銷售渠道,將天賜瓜打造成了家喻戶曉的西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