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根鄉完成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考核驗收,而由江根鄉制作的小城鎮建設成果展得到11萬網友的轉發并點贊。
記者發現,通過環境綜合整治,如今的江根大街小巷、房前屋后煥然一新,實現了“潔、序、美、特”的華麗轉變。而由20余名江根本土石匠打造的,一座座造型各異、栩栩如生、充滿鄉土文化氣息的石雕,遍及江根鄉野。
江根鄉東、南面與福建省壽寧縣交界,距縣城90公里。在以前,亂堆亂放、亂搭建、亂扔垃圾等問題是江根邁向美麗鄉村的頑疾,基礎設施薄弱、歷史欠賬較多、思想觀念落后等是阻礙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原因。自2017年11月始,江根鄉干部群眾上下一心,深入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江根石匠眾多,石材建筑工藝聞名遐邇,被稱為“石匠之鄉”。“各節點建設事關江根形象,在改造中要將江根傳統石匠文化與原生態資源有機結合,體現石鄉特色。”在江根鄉第二屆鄉賢會上,鄉賢吳應高提出他的建議,得到眾人響應。
會后。江根鄉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負責人胡林立即著手,召集鄉里的石匠師傅,共同挖掘匠心石鄉特色。
今年54歲的胡大敏,18歲外出學藝,“做石頭”已有36年。聽聞消息后,胡師傅義不容辭地參與進來。他參與修建了建造年代近百年的江漢古村會客廳的石階。胡師傅說:“做得比較細致,石頭之間的縫隙不到1毫米。”
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初期,因為石匠外出務工多,項目建設緩慢。當得知家鄉即將發生大變化后,有20余名石匠自發回家鄉參與小城鎮建設。
“在小城鎮整治過程中,我們精心留住老樹、古橋、歷史建筑等一切鄉愁,在入鄉口景觀標志、入村口景觀帶、尋江之根游步道的建設中融入石匠文化,做好‘匠’字文章,全力打造匠心石鄉。”胡林表示。
“雙峰奇石臨浙閩,百年馬燈辨鄉音。匠心藝道今何在?咸菜茶前論古今。”在20余名石匠和全體鄉鎮干部共同努力下,江根的整治項目陸續高質量地竣工,石匠精神再一次在這個古老的村落閃耀著光芒。
“和去年比起來,這里真是完全不一樣了,又干凈又整潔,還多了以前沒見過的石文化元素,更有古鎮的味道了。”成果展示里,村民紛紛贊揚。
打造好旅游業發展的“里子”,讓更多有志青年看到了回鄉創業的契機。自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建設以來,引來多位鄉賢回鄉投資建設民宿,助力江根建設。截至目前,江根鄉共建成“怡九居”“好攝之徒”兩家民宿,民宿“辰璞七舍”“虎興居”等正在緊張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