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團注資可信竹木,將持有25%股份,成立中集可信竹木有限公司。”日前,中集集團和可信竹木的合作簽約進入最后倒計時階段。不久后,可信竹木將成為慶元首家與央企“聯姻”的民營企業。
去年8月,中集集團將可信竹木定位成“中集合作企業中的標桿企業”,并組織“設備升級研討會”的30多家合作企業負責人齊聚可信,考察學習。隨著中集集團資金、人才、技術、設備的注入,可信竹木將跨入綠色、環保、高質、低耗發展的快車道。
兩年前,在黃田鎮東西村,可信竹木廠區煙囪林立,粉塵滾滾,機器轟鳴,周邊群眾怨聲載道。兩年后,這里建成了公園、綠地、文體場所,搖身一變,變成了“小鎮會客廳”,昔日粉塵污染煙消云散。
可信竹木作為慶元縣首家為“保護環境”從居民密集區搬遷至工業園區的規上企業,這一“騰籠換鳥”式的轉型發展之路,不僅為黃田小城鎮發展騰出了發展空間,也為企業注入了無限的新動能。
“舊廠房改造成民生公共設施不僅是黃田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最大的亮點,如今‘體育中心’也成了黃田鎮人氣最高的地方。每到晚上,不但是本地居民絡繹不絕,甚至還吸引了周邊小梅、竹口等地的群眾前來運動健身。”黃田鎮黨委書記李志遠說。
原來的可信竹木老廠,分別由5個廠區組成,幾乎包圍住了大部分的居住區。企業污染大,能耗高,大大限制了產業發展,嚴重影響了居民環境,不治一治,死路一條。
“5個廠區的7根煙囪冒著煙,在中央、省、市環保督察下沉期間,企業曾一度被責令停產整改。”是一關了之,還是繼續徘徊在“叫停”邊緣?公司董事長曹志平陷入兩難。
就在企業發展面臨抉擇之際,慶元堅持環保優先戰略,加快企業綠色發展的“騰籠換鳥”政策,這讓企業吃下了“定心丸”。
正值屏都工業新區如火如荼建設期間,入駐屏都新區后的企業將實現集中供熱,這也吸引了可信竹木到屏都新區建設現代化標準新廠區。
2016年,為了推動當時慶元竹產業實現提質增效,結合黃田集鎮建設,慶元縣委、縣政府將龍頭企業可信竹木的老廠區進行了土地收儲。
“收儲”后的可信竹木,經過近兩年的建設,一個占地90.3畝,擁有12條世界最先進的竹木復合竹膠板生產線的“新可信”工廠在屏都工業園區拔地而起。
“企業見不到一根煙囪,年產量可達6萬立方米,集中供熱后的可信一心投入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2017年8月,可信竹木正式投產,并由過去的工程模板向集裝箱地板轉型。
新廠區投入生產后,可信竹木實現了產值翻兩番,單個工人生產效率提高了4倍,一個工人年均產值高達200萬元,人均產值成為了國內同行的“冠軍”。2018年1至11月份,可信竹木實現產值2116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0.6%。
經過產品研發、機器換人、集中供熱等舉措,可信竹木用了“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打造出了國內設備最先進、規模最大、市場占有率領先的集裝箱地板生產標桿企業。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用環保倒逼傳統企業轉型升級,轉換發展動力、轉變發展方式,實現更高質量更高層次的綠色發展,作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慶元生態企業可信竹木通過“騰籠換鳥”,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