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新房子,大伙實現了從‘憂居’到‘優居’,從此村民住得舒服、住得安心!辈痪弥,搬進同心安置小區的安南鄉東村村原黨支部書記陳大森和東村村其他安置戶都在新房里過了第一個春節。
陳大森說,過去村里老土屋破敗,每逢臺風下雨,都提心吊膽,擔憂房屋倒塌。如今,新房整潔明亮,生活面貌煥然一新。這樣的生活離不開東村村黨支部書記吳育南的努力。
東村村福洋自然村是2018年安南鄉“大搬快治”工作的重點村,也是難點村,需要搬遷117戶332人,占全鄉任務數的一半多。
為在汛期來臨前完成紅線內所有人員撤離、房屋拆除任務,吳育南帶領著村里黨員干部的專班隊伍進駐福洋自然村,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睡不著”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實現“拆房動員由黨員帶頭、拆房工作從黨員開始、拆房現場有黨員參與”,全面完成“大搬快治”工作任務。
“大搬快治”只是吳育南開展黨支部工作的一個剪影。
2005年,吳育南當選東村村黨支部書記。當年的東村,溪里垃圾漂浮、污水直排,村口幾幢民房破舊不堪,看到這些,吳育南就迫切想改變村莊的環境面貌。
吳育南首先開始著手實施東村村舊村改造項目。2011年,村里拆除部分破舊房;2012年,11幢新房子拔地而起,每幢樓房占地面積90平方米,門前還做了30平方米的小花壇,旁邊的空地也充分利用,建成了一個文化休閑廣場,儼然成為一個居住小區。2013年,10余戶村民入住了新房。
為了提升村莊環境,吳育南帶領村兩委,挨家挨戶分發環保倡議書、垃圾桶,發動黨員、群眾清理河道,積極到鄉里、部門爭取水利項目,建成925米的防洪堤和7座堰壩,硬化一條5米寬的水泥路,安裝28盞路燈,實現河水變清流,村莊換新顏。
鄉村振興,產業是重點。東村村民基本上以種植毛竹為主。為此,吳育南帶領干部經過多方爭取協調,開通兩條林道路共計1500米,修繕四條林道路共計25公里,為農民修通了致富路。同時還新修建3000米農田排水溝,完善了農業基礎設施。
“當了支部書記,總得干點事兒。”從2005年11月任村黨支部書記起,吳育南用這句話來要求自己,并努力實踐著。近年來,吳育南多次獲得縣鄉“優秀村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