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慶元縣發出苗木認捐活動倡議書,號召大家爭做綠色家園的“倡導者”“踐行者”“護衛者”,自覺履行公民義務,支持植樹造林,用實際行動響應“我為國家公園添綠”。
倡議一經發出,得到市民大量轉發關注。當晚,周愛飛在朋友圈看到“翠竹婆娑”的轉發,當即留言“我愿意捐”。隨即,他通過“翠竹婆娑”向慶元縣特別護綠基金捐贈1000元。這也是“我為國家公園添綠”行動收到的第一筆捐款。
周愛飛是龍泉人,在麗水市委黨校工作。他說,苗木雖小、茲事體大。認捐苗木活動,對于凝聚社會力量,進一步激發全民愛綠、護綠、興綠意識,共建共享綠色家園,做靚擦亮百山祖國家公園“金名片”,共同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有著重要的示范意義。
慶元是一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的地方,從松源溪跨省的“五水共治”、“百山行者”的護綠穿行,再到這次形式多樣的認捐苗木,這些典型案例及現象的背后,是一種生態自覺的體現,多年來慶元NPP(植被凈初級生產力)始終保持第一,就是很好的印證。
“這次活動開設了‘慶元縣特別護綠基金’,有了新機制,認捐苗木是為引子,護綠不限于植樹,希望該基金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成為國家公園體制建設上、大美慶元綻放上的耀眼明珠!”周愛飛表示。
“我的家庭農場有很多綠化苗木,可以捐獻。”在薰山下種植苗木的童庭亮也在第一時間表態,“農場里主要種植的是青珊瑚、夾竹桃,如果有需要,我愿意先捐贈100棵聊表心意!
“捐植活動方案公布當天,我們就接到了20多個咨詢電話,有以個人名義來電咨詢的,也有單位團體了解的。”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銘志于樹、寄情于綠,認捐一棵樹、種下一抹綠,養護一片林,留下一份情,得到不少愛心市民的積極響應。另外,慶元縣對于捐贈苗木價值達到1000元及以上的,或捐資金額達到1000元及以上的,將給予頒證紀念;認捐珍貴(名貴)樹種的,在樹干懸掛標志牌以示紀念。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弊屛覀兎e極行動起來,用我們的愛扮靚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用我們的愛呵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努力使慶元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新鮮,續寫“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新傳奇,為建設美麗浙江、美麗中國“最生態窗口”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