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好人”、被喻為“浙江屋脊”信使的胡常康,又多了一重“身份”——義務流動“宣講員”,主要任務: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投遞”到千家萬戶……
12月2日上午7時,山區慶元縣左溪鎮氣溫低至2攝氏度左右,冷風迎面吹來,不少山灣和路旁背光處積起了霜凍。
時值周四,是“中國好人”、慶元縣郵政分公司左溪郵政支局投遞員胡常康,定期為該鎮青竹片投遞報刊的日子。
“出發!”上午9時,胡常康將需投遞報紙、包裹以及幫村民免費代送的大米等物品裝上車廂后,又將一捆用舊報紙包好的“禮物”,單獨放在副駕駛座上。令人不解的是,他還將一只手持小喇叭綁在小汽車車頂左側行車架上。
青竹村距該鎮12公里,村駐地海拔1002米。在離村口不遠處,胡常康把車停下,在車尾部掛上“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投遞’到千家萬戶”的橫幅,并按響了小喇叭。“實踐充分說明,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是不可能實現的……”喇叭里傳來了胡常康鏗鏘有力的聲音。
胡常康怎么“跨界”當起紅色宣講員?原來,今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勝利召開后,他一有空閑便讀書看報學習六中全會精神。“我幾乎每天進村入戶和老百姓打交道,各村人頭也熟,作為一名20年黨齡的老黨員,有義務和責任,把黨的好聲音、創新理論向老百姓傳達。”胡常康萌發了當宣講員念頭。可性格偏內向的他,很快就打起了退堂鼓。左溪鎮黨委、政府一直以來很重視宣講載體創新,得知情況后便指派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劉瀟等,協助胡常康謀劃流動宣講事宜。
“錄制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金句、結合投遞工作撰寫‘土味’講稿……”在鎮干部的幫助下,胡常康很快就進入宣講角色。生怕宣講不夠精準到位,前一天他還特地向有數百場宣講經驗、“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吳永德請教宣講技巧。
上午10時左右,汽車駛進青竹村內,胡常康的“播音”,很快吸引了村民的注意力,10多位村民們圍了過來。胡常康快速派送完報紙和包裹后,卸下車上的小喇叭握在手里,把大家召集到村中“橋頭亭”里坐下,并派發了“禮物”——“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速讀手冊”。
“鄉親們,前不久我們黨召開了十九屆六中全會,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進行了偉大奮斗,積累了十方面寶貴經驗。一是堅持黨的領導;二是堅持人民至上……”胡常康時而用方言來解說,時而用鄉親們身邊的事舉例說明,引起了大家共鳴,紛紛表達想法。
今年55歲、在村里做保潔工作的毛仁姿聽了宣講后舉起拳頭堅定地說:“我就是相信共產黨的領導,將來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今年77歲的胡守中,是村里“文化人”之一,他平時的愛好就是收聽收看時政新聞。當天,他認真翻看了“手冊”內容后,對大家說:“我們老百姓要知道,十八大以來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就是‘兩個確立’,要堅決支持和擁護。”
被譽為“青竹種香榧第一人”的70多歲老黨員毛昌環,是胡常康的老朋友。13年來,胡常康見證了他的香榧從100棵擴種到8000棵,香榧產果從100斤到如今的16000斤,產業發展蒸蒸日上。
當天上午,胡常康來到該村“上寮”香榧基地,給正在清鋤雜草毛昌環送“宣講”。“沒有共產黨的領導,政府的支持,我不可能把產業做得這么大。我要感黨恩,永遠跟黨走,繼續把香榧種好,讓‘八崗九灣’都掛滿致富金果子!”
在村里,胡常康特別受村民歡迎,車輛穿行村中,村民都會揮手招停聊幾句,大多是讓其幫忙采購米、油等日用品或者取款、充手機話費等。胡常康均欣然接受,但不忘給村民派發“手冊”,因人而異、化繁為簡地講解政策和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12時30分,胡常康駕車回到鎮里簡單吃了口飯后,又抓緊時間復盤“宣講”,宣講中遇到不好表述處便找鎮里年輕干部請教。15時,他又從鎮里領了100冊“手冊”,駕著小汽車,開響了宣講小喇叭,奔向該鎮湖邊、竹坪村……“接下去半年多時間,我還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見縫插針地在左溪鎮、官塘鄉投遞轄區開展巡回宣講。”胡常康開心地說。
12月3日,從慶元縣郵政分公司傳來好消息:他們已引導全縣12位投遞員深學一步,結合日常投遞工作,開展為老百姓“讀報”等活動,努力當好菇鄉紅色宣講員。可以期待,更多的“郵政綠”,將會把黨的好聲音、好政策持續“投遞”到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