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在2月13日閉幕的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票決產生了2022年度縣政府十件民生實事項目,“民生愿景”“實事清單”再次成為高頻熱議詞。
改造提升農村路網、新增學前教育學位720個、新建農村飲用水項目19處、開展“護幼助殘”行動、新建百姓健身房……十件實事涵蓋民生供給、公共衛生服務、基礎設施等眾多方面,件件關乎民生,項項惠及百姓,每一條都情真意切。項目看似雖“小”,折射的卻是黨和政府的為民“大情懷”。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和老百姓心心相惜、血脈相連,把老百姓的急事、難事、揪心事當成自己的事,真心實意多為老百姓做實事、好事、暖心事,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應’。”言猶在耳,初心不忘。2022年,縣委縣政府必將堅持“民之所憂必念之,民之所盼必行之”的初心和宗旨,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不辱使命,不負重托,以實際行動將民眾關切事、期盼事,莊嚴承諾,盡情“著墨”,專項落實。我們有理由堅信,這份全新的、沉甸甸的“幸福清單”必將為民生兜底,讓民心更暖。
十件民生實事
一推進交通安全暢行
完成慶元大道林化廠路口波形護欄封閉,設置汽車站與大濟路交叉路口紅綠燈。完成西大橋人行道拓寬工程,新增地下機動車停車位、施劃主城區非機動車停車位各300個以上。
二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實現人民醫院遷建工程門診醫技樓結頂,建成投用竹口衛生院。創成人民醫院國家級創傷中心,實現國家級胸痛、卒中、創傷“三大中心”全覆蓋。

三改造提升農村路網
改造提升農村公路23公里,完成路面大中修150公里。
四加強學前教育資源供給
建成投用五都幼兒園、屏都幼兒園,新增學前教育學位720個。

五實施農村飲用水保障工程
著力解決農村飲用水源不足問題,新建農村飲用水項目19處,實現受益人口1.45萬人。

六開展“護幼助殘”行動
新增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托位110個,新建兒童之家5個,實施殘疾人無障礙家庭改造30戶。
七拓展城市休閑空間
完成孔廟修繕及孔廟廣場建設、市民廣場提升改造工程。建成徒步城配套附屬設施,實現石龍山、龍山串點成線。完成周墩大橋至廟下村段4公里綠道亮化工程。新增口袋公園2個。

八擴大特殊群體保險覆蓋面
為全縣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參保集重大疾病、意外傷害、住院醫療一體的綜合保險。為約1萬名低收入農戶統籌繳納健康保險。殘疾人意外傷害保險參保率達100%。
九實施文體惠民工程
新建百姓健身房、社會多功能運動場各3個,完成送戲下鄉114場、送電影下鄉3200場、圖書流通10000冊。

十壯大技能人才隊伍
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00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600名,其中高技能人才150名。
- (編輯:范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