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原生態、品質極佳、耐泡,這便是荒野茶的主要特點。近幾年荒野茶熱度持續走高,成為茶葉銷售市場上一匹“黑馬”,迅速贏得消費者青睞。

9月15日,以“荒野茶開發利用”為主題,一場由慶元縣政協聯合慶元縣委宣傳部舉辦的“民生議事堂”進文化禮堂活動在舉水鄉月山村文化禮堂舉行。政協委員、行業專家、企業代表、茶產業種植戶代表以及相關部門和鄉鎮負責人開啟了一場激烈的頭腦風暴和思想碰撞。
慶元地處浙南山區,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十分適宜茶樹生長。據統計,全縣現有荒野茶面積1.05萬畝(31.5萬叢),分布在海拔400-1400米的中高山區,其中連片荒野茶園有2920畝,主要分布在龍溪、舉水、松源等鄉鎮(街道)。
舉水鄉宣傳委員張丹萍表示,舉水鄉擁有非常豐富的荒野茶資源,今天在文化禮堂開展這樣的活動,我們邀請了很多的村民參與,一方面可以讓文化禮堂陣地凝聚人氣,另外一個方面我們也希望把文化禮堂打造成為老百姓學習技能增進共富的學習課堂。下一步,我們將同步推動舉水鄉豐洋村文化禮堂、舉水鄉大丘村文化禮堂、茶源村文化禮堂開展此類技能培訓活動,真正讓禮堂成為致富學堂。

種植戶代表吳永平首先介紹了荒野茶的生長習性與特點、開發利用價值以及當前發展存在的問題。他提出,要在保護和開發中探索“茶旅融合”新路子,對千米以上野茶樹建立資料庫進行歸檔保護,創建慶元百山祖國家公園野生古茶樹保護區,制定野生白茶純手工制作標準,讓茶人茶企互助互力共同發展。

“慶元作為高山野生茶的中心產區,受地理條件和市場經濟條件的影響,高山茶的利用潛力還未得到充分的挖掘!蓖趼暠笪瘑T建議,產業要發展,交通須先行,將生產道路延展到茶園,為機械化生產打下基礎。
“要探索聯合體模式,形成龍頭+合作社+基地+茶農的產業鏈格局,促進優質品牌做大做強,帶動全縣茶產業擴面提質增效!狈睹糇宋瘑T說。
“各鄉鎮可以發動村一級土地流轉,轉包給茶企,壯大集體經濟。同時要大力宣傳茶文化,講好茶故事,營造茶氛圍!睉c元縣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葉大華表示。

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專家郭華偉則提出,荒野茶定位要高端,明確企業為主、政府引領,并做好品控把關、品質分類。在政策制定上,要體現引導性,而非普惠性,把錢用在刀刃上。

“會議探討了慶元荒野茶的發展定位,開發利用路徑更明確,信心更足了!笨h政協副主席羅艷表示,要合理科學規劃、注重品牌打造、培養人才隊伍、強化技術創新、加快數字賦能、推進營銷服務,“以茶帶富”賦能鄉村振興。
- (編輯:吳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