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白芨產業鏈技術顧問”聘任儀式在張村鄉舉行。浙江農林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邵清松,浙江農林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副教授鄭穎,上藥集團杭州康侖中藥飲片廠常務副總經理胡先光,浙江省林下經濟協會會長付忠東受聘為“白芨產業鏈技術顧問”。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慶元的特色產業基本都是“原生態”“初字號”,要把特色資源變為特色產業、特色產業變為富民產業,科技必須發揮驅動作用。

張村的白芨產業歷經5年發展,現已擁有5000畝生態和仿野生白芨種植基地、70畝種苗基地、1個白芨初加工廠,研發上市的械字號產品4個,剛上市的妝字號白芨面膜產品1個。
雖然白芨產業已初具規模,但產業鏈條仍僅限于源頭的初加工環節,亟待升級延伸。
受聘的4位技術顧問,均是中藥材領域的專家,可以解決慶元在政策信息、科研攻關、技術服務等方面發展難題。
“白芨產業發展空間很大、潛力巨大。”談及慶元白芨的未來,邵清松教授建議要朝著占領產業制高點的目標努力,把白芨打造成慶元新的金名片。
邵清松教授表示,白芨有很多用途,市場前景很廣闊,比如有新型的白芨凍干超微粉、白芨止血海綿、白芨水凝膠、白芨納米紡絲纖維敷料等,如果把這些新型的白芨產品研發推廣,就能占領市場的制高點,把白芨這片綠葉子變成金葉子。

“這是一個寶藏,要充分挖掘白芨的藥用價值。”胡先光則表示,現在慶元白芨已有產業基礎,下一步要重點發展生物科技,比如止血敷料等白芨加工產品市場前景就很好,可以認真思考謀劃,進一步走向全國,把市場做大。
認真傾聽了技術顧問的分析建議,已在慶元扎根的慶元縣乾寧道地藥材有限公司董事長付忠東對白芨產業的未來更有信心。
“我們將會往藥品等細分領域繼續深化產品研發。”付忠東表示,雖然公司本身已研發了白芨面膜、白芨牙膏等加工產品,但精深加工還不足,下步將對標國家級標準,研發更多更有價值的白芨產品。
科技賦能讓夢想照進現實,有了技術顧問的技術支撐,白芨產業必將成為奔向慶元山區共富大道上的“幸福之花”。
- (編輯:范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