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五大堡鄉濛淤村的樹莓正在茁壯成長,放眼望去藤蔓翠綠、生機盎然。

“這片樹莓是2021年引進種植的保加利亞優質品種,營養豐富,還可入藥。目前基地面積60余畝,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形成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化格局,帶動當地農民持續增收。”濛淤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盛榮告訴記者。
樹莓以其耐旱耐瘠、抗病蟲性強、經濟效益高等特點被諸多種植戶所看好。不僅如此,它全身都是寶,其根、莖、葉、籽均可入藥,開發前景十分廣闊,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定其為“第三代黃金水果”。

“每年7月果實開始采摘,持續到10月完成,價格一斤10元,等到12月再將老葉子和桿子絞下進行回收,一斤5元。”望著眼前長勢良好的樹莓,吳盛榮不禁喜上眉梢,“一棵樹莓能產3斤果實,5斤葉子,一畝地種植200棵樹莓,共600斤果實,得6000元,1000斤葉子,得5000元,預計一畝地能有1萬元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濛淤樹莓基地作為精品示范點打造,公司對周邊農戶提供種苗、種植技術、實行銷售等全過程幫扶。隨著產業效益不斷凸顯,正輻射帶動賢良、荷地等周邊鄉鎮種植,形成特色農業產業。

若說樹莓是濛淤農業產業的后起之秀,那藍莓必然是一馬當先。相隔不到1公里的種植園內,一串串形似瑪瑙的藍莓已掛滿枝頭,個個顆粒飽滿,新鮮誘人,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采摘。
“這個枝丫去年修剪了重新發芽,因此今年的果子都比較大,也比較甜,產量在6000斤左右。”濛淤藍莓基地負責人吳登榮說,每年五六月,藍莓成熟進入采收期,這期間陸續有市民帶孩子進行農事體驗。

不同于其他高大的果樹,藍莓屬于低灌木。種植中采用天然有機肥,不噴灑化學農藥,并采取人工除草和燈光誘殺害蟲的措施,保證綠色天然。在采摘園里,大人小孩都可以體驗回歸田園的愜意生活,吃得放心,也玩得開心。

為了讓游客有更好的采摘體驗,吳登榮還計劃向周邊擴大種植面積,同時完善基礎設施,打造集農業觀光、休閑旅游、農事體驗、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果園。
和美鄉村,美美與共。下一步,作為最美后花園的五大堡鄉將把農旅產業打造成牽引高質量發展的“爆發點”,走出一條適合當地的振興之路。
- (編輯:范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