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黃精種植不僅促進林區農民增收,還為農民帶了低門檻、勞力密集型就業,讓農民不出鄉也能致富,實現幸福指數高的綠色就業。”縣嶺頭鄉副鄉長吳彬林告訴記者,嶺頭鄉八爐村種植林下多花黃精千余畝,項目以“農場+村集體”形式經營,帶動附近村民就業數十人,通過“千村萬元”林下經濟增收幫扶工程示范村驗收。

發展林下經濟,對縮短林業經濟周期,增加林業附加值,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鞏固生態建設成果,都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縣生態林業發展中心共打造“千村萬元”林下經濟增收幫扶工程示范村4個,分別為嶺頭鄉八爐村林下多花黃精種植項目、江根鄉杉坑村油茶林下多花黃精復合栽培示范項目、舉水鄉月山村錐栗林下多花黃精復合栽培示范項目和荷地鎮楊橋村錐栗林下多花黃精栽培項目,惠及2300余人。
只有讓林地早點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進林業生態建設及產業發展,才能更好地以良好的經濟效益鞏固林改成果,在興林中富民,在富民中興林。
林區道路建設同樣是林業生產的基礎條件,是促進林業增效、林農增收的有效途徑。

2023年,我縣建設林區產業道路30公里,硬化15公里。林道新建進度100%,完成林道新建32.1公里;林區產業道路硬化進度100%,完成產業道路硬化15.6公里。
林道建設實際解決了林農生產經營成本高、農產品下山難等問題。自2002年以來,累計投入超億元扶持資金,建成2500余公里竹林道,密度達0.6公里/100畝,其中硬化500余公里,竹林直接受益面積約25萬畝,森林直接受益面積50萬畝,每年為林農節省筍竹采運成本近6000萬元。
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慶元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就2023年度林區產業道路建設工作,明確林道新建補助東部鄉鎮5萬元/公里、西部鄉鎮(街道)3萬元/公里。富民林道的建成,暢通了農產品道路運輸,擴大了林農輻射收益面積,支撐起林業生產發展的“脊梁骨”。
- (編輯:施湉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