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
大年初四是迎接灶神返民間帶回吉祥安康的日子,也是接好運的絕佳機會。“接神”的時候,除了準備好牲禮果蔬以外,每家每戶還要焚香、燒金紙以示恭迎。
這一天,部分農村地區還保留著“綁火神”的習俗。家家戶戶用麥梗或者玉米梗綁在棍子上并把點燃的棍子送到河里,用這種方式來祈求新的一年家中遠離火災。
對了,記得在這一天說上一聲報喜的祝愿,據說這樣能“除霉運”哦~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是很多地區“迎財神”的日子。也有一些小伙伴的家鄉,是在正月初二或者其他時間迎財神。無論是哪天,人們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和迎祥納福的美好期盼都是一樣的。
相傳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很多商人會選擇在這一天“開市”。據說這一天“開市”的人不管做什么生意,財運都會特別旺。
有一種說法說正月初五前不能倒垃圾,不然就把“福氣”都倒沒了。但是到了初五就可以倒出去啦,倒垃圾在初五這天,還有種含義叫做“送窮鬼”。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意為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到了初六這天,人們就會來個大掃除,將污穢的廁所清掃干凈,古時稱為“挹肥”。還要“作糜、棄破衣、祀于巷”,就是把污穢雜物、破衣爛衫打掃出門外火燒祭祀。前些日子里積攢的垃圾,都被當作“窮鬼”的象征,通通扔出門去。如此則一年與窮無干,富貴有余。
除此之外,許多商家會在初六這一天掛紅燈籠,舞獅,貼對聯……正式開始新一年的營業,以期“多賺銀子多賺錢,金子銀子賺一炕”,開市大吉了,生意也能紅紅火火一整年。
正月初七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據《占書》記載,由初一開始,上天創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初七這天,要將7種菜合煮為羹。“羹”與“更”諧音,意味著更新之意。
正月初八
相傳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這一年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
這天也是眾星下界之日,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長輩還要向兒孫講“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保持“慎獨”的重要性,因為“流年照命星宿”時刻在監視著每個人的一舉一動。
- (編輯:范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