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嶺頭鄉銀齡畫家培訓班正式開班,10余名大際頭村留守老人參加培訓。

近年來,隨著農村老齡化、空心化問題日益突出,嶺頭鄉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農村文化禮堂等陣地,保護、挖掘和利用鄉村文化“富礦”,累計舉辦50余場次的村晚、村運和“鄉愁懷舊展”等主題的鄉村文化活動,輻射了全鄉1000余人,服務60歲以上留守老人超600人。
銀齡畫家培訓班是嶺頭鄉針對留守老人群體不再滿足于老有所養,追求更多精神生活的需求,專門邀請來自江浙滬渝四省的美術名家前來授課,教授國畫創作技巧,讓留守老人用一筆一劃、一景一物,描繪身邊的人和事、家鄉的喜人變化,展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銀齡風采。

由于這些老年學員的美術功底為零基礎,名家老師便從認識國畫、了解繪畫工具、臨摹基本技法開始教授,并從立意、造型、筆墨、色彩、構圖、技法等方面,系統地講解如何畫好一幅國畫。
在備齊畫具之后,負責國畫培訓的蘇州職業畫家顧逸老師和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金華浦江職業畫家張金地老師詳細介紹了各類畫具的使用方法,接著耐心講解了如何“開筆”的要領,并教導了顏料顏色的調制技巧。
顧逸老師講解了最簡單的畫石頭技法,張金地老師講解了松樹的繪畫技法。通俗易懂的話語、深入淺出的講解,從理論講述到現場示范,為參加培訓的老年學員們打開了一扇窗,走進繪畫與藝術的世界。

老年學員們聽得津津有味,對國畫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表示想自己上手試畫。留守村民吳家示也躍躍欲試。
“第一次畫畫,感覺很新鮮。太有意思了。”吳家示說,他從來沒想過自己能學畫畫,看著自己的第一幅畫作,他的內心是幸福滿滿的收獲感。
顧逸老師表示,銀齡國畫培訓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最大的益處就是放松身心,專注于畫畫,忘記了生活的煩惱。通過揮灑筆墨、描繪意境,不僅可以體驗到技藝的提高,更能夠感受到內心的寧靜和平和。同時也能推動本地文化藝術的傳承和帶動書畫事業的發展。
- (編輯:范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