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中下旬——次年3月中上旬,是我國流感高發季節。流感是流感病毒導致的呼吸道傳染病。普通感冒由多種病原體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薩奇病毒等。與普通感冒相比,流感起病急驟,發熱多為高熱,伴有寒戰、頭痛、肌痛、全身不適、乏力、食欲減退等癥狀,發生嚴重并發癥和死亡的風險也遠高于普通感冒。
一、流感的主要癥狀
流感臨床表現主要以高熱、乏力、頭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為主。兒童的發熱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時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也較成人多見。無并發癥者病程呈自限性,大多于發病3天—5天后發熱逐漸消退,全身癥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較長時間。
二、如何預防流感?
1.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顯著降低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
2.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接觸公共物品和回家后要洗手,同時應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摸眼、鼻、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3.勤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病毒在室內的傳播。建議每天開窗通風至少3次,每次20分鐘至30分鐘。
4.保持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充足休息。
5.流感流行季應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當家庭成員出現流感患者時,應盡量避免相互密切接觸。學校、托幼機構等出現流感樣病例時,患兒應居家休息。家長帶患兒就診時,應做好防護,避免交叉感染。
- (編輯:吳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