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名相李綱母親吳彥欽
在大濟村今存的歷史資料中,載有一則令人懷疑其史實真?zhèn)蔚奈淖钟涗洠耗蔷褪恰澳纤慰菇鹈嗬罹V是大濟吳彥申的外甥”這一說。多年來,我力圖求取有關(guān)史料來作證實,但苦于條件所限而憾不可得。近日,我在《四庫全書》中檢讀了兩部古人著集,證明了此說完全屬實。于是,我錄取其書中的有關(guān)內(nèi)容作此文,以將此舊史對今人作個重提。
李綱的母親名叫吳彥欽。“括蒼劍川”人。其故里在今慶元縣城南郊的大濟村。父為“奉議郎、長興府君”吳桓。她生于宋仁宗嘉佑三年(戊戌•1058年)。終于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辛巳•1101年)正月初七。得年四十四歲。于同年三月十八日葬于“常州無錫縣開元鄉(xiāng)歷村湛峴山之原。”
吳彥欽嫁到李家后,終生生育過四男三女。從史料中看到:她是在宋神宗元豐六年(癸亥•1083年)廿六歲時生下長子李綱的,所以當知她是生育女兒在前而生育兒子在后。她的二子叫李維,是個“承事郎”。三子李經(jīng)和四子李綸皆是“通仕郎”。李綸也頗具文才,在宦場中很有影響。他還為長兄李綱撰寫過《行狀》,總結(jié)了李綱為人的一生。據(jù)說:他還是其大舅父吳彥申的女婿①。吳彥欽的三個女兒中:長女早夭。次女嫁杭州“奉議郎”張端禮。三女嫁衢州“迪功郎”周彬。
李綱之父李夔是個中大夫、充右文殿修撰。故稱“李修撰”。他又曾受贈太師和追封為“衛(wèi)國公”。在這同時,其妻室也晉封為“韓國夫人”。故在史料中,吳彥欽總是以“韓國夫人”這個稱呼出現(xiàn)。
李綱的母親逝世之年,作為長子的李綱只有十九歲。由于其大舅父吳彥申與當時“師事二程”、對傳播理學(xué)有著很大影響的理學(xué)家楊時(即“龜山先生”,將樂人)有交情,故由舅父倩請楊時先生為其母撰寫了一篇《令人吳氏墓志銘》。銘文中,雖大多是溢美之詞,然亦不乏較多翔實的歷史資料,故彌為可貴。李綱在母親下葬時,曾手書“釋氏妙法《蓮華經(jīng)》②”七卷置于棺槨中。廬墓時,又曾“手植松柏數(shù)十萬(莖?)。”宣和三年(辛丑•1121年)五月十七日,李綱之父李夔病故。當時李綱三十九歲。他于當年八月將父親的靈柩運至無錫,在母親的墳?zāi)怪型ㄏ略帷?/P>
吳彥欽有兄弟三人:大的就是吳彥申。而吳彥申又很可能是她的弟弟。李綱在自己的著作集中收有一篇為其舅父吳彥申撰寫的《故南昌縣丞吳君墓志銘》。文中對吳彥申的生平作過敘述。這篇銘文與今存大濟村的《吳氏宗譜》內(nèi),署名李綱撰的《宋縣丞墓志銘》內(nèi)容略有不同。然而,此文末段也殘缺不全,令人遺憾。吳彥欽的二弟即李綱的二舅父是吳彥舉,從在宋高宗紹興十年(庚申•1140年),五十八歲的李綱逝世之日,其二舅父吳彥舉猶在世入其受補蔭授職親屬之列來看,可知彥舉的年歲要比乃姐輕得多。吳彥欽至少還有一個妹妹。對于其妹的生平,包括名字、生卒、婚嫁、生育等均欠詳。今從李綱所撰寫的《祭姨母吳宜人文》來看:中有“我母居長,夫人處中”之言,當知吳彥欽在娘家是個最大的女兒。她們家的兄弟姐妹排行,看來有兩種可能:一是全家的兒女輩中,數(shù)她最大,彥申是她的大弟弟。這種可能性最大。二是僅是女兒輩中數(shù)她大,李綱所祭的姨母居中,其后還有個小姨母(或說是小舅父)。當然,這些都是我的猜想,在史料中是見不到的。于是說:要對這位“抗金名相”的母親作更深一步的研究和了解的話,看來還得求助于其它歷史資料了。
注:
①此依大濟《吳氏宗譜、宋縣丞吳君墓志銘》之說。由于李綱的《故南昌縣丞墓志銘》中,末尾段殘缺,故不能作完全證實。
②原文如此。此經(jīng)書之名是否錯訛?需待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