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堅持搶抓機遇,推進項目建設,努力改善發展環境
把握珍貴機遇,實施項目任期責任制和縣領導領銜項目制度,加強項目謀劃、對接、儲備、建設和要素保障,夯實跨越發展基礎。
抓好項目建設。規范管理,建好一批。做好主干道路、康莊工程,農村戶用沼氣,城鄉電網建設,蘭溪橋、馬蹄岙電站技改提升,龍井電站,銀泰一期等項目的續建工作;加快城東段和會溪段堤防加固、濛洲街東延、污水管網二期、香菇文化公園、救災物資儲備中心、運管稽征業務用房、氣象觀測場遷建、中國移動第三代TD網絡、象山塔配套工程等項目建設;完成城東中心學校新建和菊隆中學擴建,建設城東幼兒園和9所鄉鎮中心幼兒園,改造校舍2.4萬平方米。加快前期,開工一批。啟動會溪工業園改擴建、職業中學擴建、東門巷和原林業局區塊改造、會溪安置小區、周墩遷建小區、自來水廠第二水源、民俗博物館等項目建設。挖深做精,儲備一批。做實55省道菊壽線慶元至江根段,慶景公路慶元段,蘭荒線百山祖至荒村段,蓬橋至松溪大布公路慶元段,中醫院改造,檔案、圖書、體育、博物四館合建,慶元二中遷建,電視臺演播中心,人防指揮所,星光生態移民安置小區等項目的前期工作。
強化要素保障。科學編制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完成第二次土地調查;按照“管住總量、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提高質量”的原則和要求,加強土地監管,嚴格耕地保護,規范土地市場,集約節約用地,加強項目與土地對接,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產出效益;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大力實施建設用地復墾和土地開發,復墾400畝,開發3000畝;開展礦藏勘探,摸清資源家底。建設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完善擔保風險補償機制,規范發展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公司;加強政、銀、企對接,不斷拓寬融資渠道,有效增加企業信貸,擴大中小企業投資。進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機制,大力實施“人才回流”工程,培養和引進技能型、創新型、經營管理型人才,優化結構,提高我縣人才總量和層次。加強宣傳引導,嚴肅查處阻撓項目推進的惡劣行為,大力改善項目建設環境。
鞏固生態建設成果。深入實施《慶元縣生態功能區規劃》,建立生態考核績效評價、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相關制度,健全環境準入機制,強化生態產業發展政策導向。以“811”環境保護新三年行動、三江源生態屏障保護和“610”工程為載體,加強地質災害防治、水土保持、生態河道建設;完成鉛鋅礦礦山整治二期;加快實施生態移民工程,從源頭上減輕資源環境壓力。以村道硬化、村莊美化、改水改廁和垃圾污水處理為重點,加強農村環境整治,推進農村新社區建設。加快生態景觀林和公益林建設,繼續實施興林富民工程,強化森林資源保護,堅持封、管、育并舉,調整林業產業結構,構建更加完善的森林生態體系。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和ISO14000認證,推廣應用符合環保要求的新技術、新工藝。實施“節能減排攻堅行動”,落實節能減排項目,加強監測、統計、考核體系建設,扎實推進節能減排,確保完成節能減排年度約束性指標。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綠色系列創建活動,夯實生態建設基礎。加大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力度,增強全民生態環保意識,努力構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再接再厲,提前謀劃,倒排時間,落實任務,為爭創國家級生態縣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