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財政”托起“大民生”——
六個優先 七大項目
讓“民生教育”惠及更多家庭
2011年12月,縣中心幼兒園、實驗幼兒園改造之后順利通過驗收,分別被評為省一、二級幼兒園。孩子們在寬敞漂亮的新校園里快樂成長……
而在一年前,眾多家長們要將自己的孩子送進公辦幼兒園,白天頂著烈日,晚上搭著帳篷,排隊報名……家長們怨言頗多。
僅僅一年多,慶元學前教育掀開了新的一頁。
“這是縣委、縣政府把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民生工作的重點,堅持將新增財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實施教育‘六個優先 七大項目’的結果。”據縣教育局局長胡慶華介紹,政府先后投入1200多萬元,用于中心幼兒園的擴建和實驗幼兒園的改擴建,不斷整合城區學前教育資源。
記者在縣職業高級中學看到,投資2000多萬元的實訓樓拔地而起。整幢樓房有5層,主體工程已經完工,工人們正忙著內墻粉刷。
而菇鄉大地上教育發生的變化遠遠不止這些。去年9月1日,新村中學全體師生告別了破舊擁擠的教室,并入到縣城環境優美、設施先進的慶元縣第三中學。面對優越的學習環境,同學們臉上綻放著微笑,心里寫滿了喜悅,“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終于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樣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據了解,過去5年來,我縣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地位,僅投入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累計達2億多元。2010年校安工程全面完工;2011年中心幼兒園、實驗幼兒園改擴建工程順利投入使用;二中遷建、職中擴建、江濱小學擴建、濛洲中學開辦、吸引民間資金辦教育等一系列項目即將上馬實施,慶元教育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作為一個重點欠發達縣,慶元的財政底子并不厚實,各類發展亟待資金,卻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位置。面對“小財政”現實,是什么促使縣委、縣政府在教育事業上下大決心、下大力投入?
“要舍得投入,要看得長遠,沒有投入就沒有發展,教育優先的核心就是保證投入。”——縣委、縣政府工作報告為民生教育工程實施指明了方向。
記者從縣教育局獲悉,2010年,我縣榮膺省級“教育強縣”稱號;2011年,九年級升學考試各學科成績(平均成績、及格率、優秀率等)位列麗水市第二;同時,全縣共有市級名師4人、市級學科帶頭人6人,市級教壇新秀19人;選送了14名教師到杭州參加省特級教師“名師帶徒”活動……
“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我縣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優質發展、統籌發展、借力發展、創新發展、提升發展是密不可分的。”胡慶華告訴記者,今后,我縣還將繼續大幅改善辦學條件,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提高教師專業技術水平,提升慶元教育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