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邊際村——龍巖村系列報道②
日前,記者走進龍巖村吳定邦的農家樂,看到墻上掛著很多條幅,上面寫著“龍山神鷹”、“百山行者”等驢友團體的名字和驢友的簽名。
老板吳定邦正忙里忙外,“這個月有3個‘驢友’團體來龍巖,又接到4個‘驢友’團體下個月的預定電話,農家樂生意還可以。”
吳定邦今年50多歲,前兩年,看到許多游客來到村里玩,卻沒法解決吃住問題。于是,他便開起了農家樂。如今,他的農家樂可以同時接待30多人。
龍巖村是香菇的發源地,依托這塊金字招牌,很多在百山祖游玩的游客都會選擇到龍巖游玩。吳定邦告訴記者,有了游客及驢友的到來,他還兼職做起了向導,帶一次隊有200元左右的收入,加上農家樂的收入,一年也能賺2、3萬元。“明年我打算繼續投入資金,對農家樂進行改造,讓游客吃好,住好。”
和吳定邦一樣,村民吳希有也開了一家農家樂。“現在,百山祖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來龍巖村的游客就更多了,我希望將自己的農家樂做大。”吳希有信心十足地說。
村民們辦好農家樂,村兩委則積極發展旅游。“‘中華香菇文化第一村’是龍巖的金字招牌,我們要做好吳三公祠、吳三公故居、香菇文化的保護,加強對龍巖風景、民俗文化的宣傳,突出我們香菇文化的優勢。”龍巖村村委會主任吳根亮表示,接下來,村兩委將加大村莊整治力度,在保持龍巖原有風貌的同時,把龍巖村打造成最美村莊。
隨著百山祖4A級景區成功創建,龍巖村列入了景區周邊村莊的開發,村里加大自來水工程、農村危舊房改造以及村莊亮化等基礎設施投入。目前,百山祖鄉正謀劃在龍巖村建設一個一體化香菇生產基地,依托旅游讓龍巖香菇再次展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