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投入明顯加大。完成民生事業投入12.54億元,地方財政支出占比達76.74%。全縣辦學、就醫條件進一步改善。職高擴建和同濟、洋墩、竹口幼兒園等教育基礎工程扎實推進,人民醫院改造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中醫院住院大樓建成并投入裝修。鎮海中學與慶元中學結對幫扶深入開展。全縣中小學教學質量監測成績擠入全市中上行列,慶中高考取得2005年以來最好成績,職高成功創建省一級中等職業學校。城鄉居民信息管理系統在全市率先納入市級醫保結算平臺并實現“全省一卡通”。建設大口徑縣城引水工程,取消周墩飲用水取水點。建成全省新農村電氣化縣。城鄉低保擴面提標,保障性住房、人才公寓等項目順利推進。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依托嘉道理項目走在全省前列,托養、庇護中心按期建成。殯葬基本服務項目實行免費。省級以上公益林補助標準由每畝21元提高到25元。三年特扶項目較好完成,城鄉居民收入逐年提高。在義烏設立全國首個來料加工樣品設計制作服務中心,全年實現來料加工費1.6億元。完成經濟薄弱村扶持和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年度任務。文物普查、文化下鄉等工作扎實開展。
自身建設明顯加強。自覺接受縣人大依法監督、縣政協民主監督,全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33件、政協委員提案218件。深化陽光政府建設,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健全重大事項公眾參與、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決策制度,科學民主決策水平不斷提高,政府行政行為進一步規范,行政調解、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法律援助等工作得到加強。健全公共財政體系,推進財政預算公開,鞏固部門國庫集中支付成果,鄉鎮國庫集中支付全面推行,落實公務卡強制結算,規范公務接待和公務考察。加強行政監察、審計監督等工作,深化工程建設領域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實施全市首個遠程異地評標項目,推行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制和局長代辦制,取消行政審批事項59項,審批提速率比上年提高5.88個百分點。百山祖鄉、合湖鄉合并設鎮,濛洲社區入選全省“群眾最滿意平安社區”,村級組織換屆全面完成。以“五臺合一”模式建成社會服務管理指揮中心,社會管理服務實現高位監管、高效運行。計劃生育、食品藥品監管、安全生產等工作措施有效落實,廣播電視臺網分離有序推進,藝術中心改制全面完成。“9·29”等影響項目推進和社會穩定案件快速偵辦,社區矯正模式得到司法部領導肯定,多個涉土遺留問題得到有效破解。
此外,統計、民族、宗教、外事、僑臺、工商聯、人事、機構編制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婦女、兒童、老齡、檔案、氣象、人民武裝、人民防空、國有資產管理、新聞網站等工作取得新成績。經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年度十件大事和十件實事如期完成。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在發展中打基礎,在艱難中求突破,在攻堅中善作為,全縣經濟社會實現了新發展,民生福祉得到了新加強,對外形象取得了新提升。這是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政協有力監督支持的結果,更是全縣人民克難奮進、勇于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向駐慶各單位和部隊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慶元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大投入大建設時期政策處理難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破解;縣級財力薄弱,重大基礎設施“補課、趕趟”的任務非常艱巨;用于房地產開發的土地投放不足;交通治堵的綜合措施有待進一步加強;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增多,社會事業發展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的渠道比較單一;部分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辦事水平和工作效能偏低,作風建設有待加強等。對此,我們必須正視問題,直面矛盾,突破自我,不斷開創政府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