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驚變
勤勞的安江,腦子好,肯吃苦,也會做生意,在香菇生意經歷頂峰時期、產業優勢逐漸衰退后,又跟人合伙創辦了竹木制品廠,廠里的生意也做得紅紅火火。
然而,有一天,雙喜的廠子突然倒了。
竹木制品產業利潤微薄,一雙筷子只有幾分錢甚至幾厘的利潤,又適逢全國上下進行違章建筑整治,雙喜家的小作坊屬于違章建筑,廠里空間小,材料多,倉庫里密密麻麻、層層疊疊地堆放著很多干燥的成品、半成品材料,工人消防安全意識差,煙頭隨手亂丟,存在消防安全等諸多隱患。果然,一場大火,一個苦心經營多年的廠子,就轟然倒下,好在沒有人員傷亡,但是廠房里的成品、半成品燒了大半,經濟損失是廠子足足五年的收入。
被烈火燃燒成黑炭頭般的竹條、筷子,哪兒還有往日脆生生、綠油油、白嫩嫩的樣兒?火勢消滅了后,滿地黑炭頭般的廢墟,還升騰著幾縷略微有些嗆人的煙霧。
沒了!沒了!一切都沒了!
滿地的廢墟,如同雙喜破碎、焦灼的心。
我的幸福日子到頭了嗎?老天怎么給我們這么一個劫難?站在廠子的廢墟堆里,雙喜和安江眼淚嘩嘩而下。安江的臉上,干裂得破了一層皮,三四片指甲蓋大的皮膚一片片倒掛在臉上,他神情憔悴,眼神里充滿了絕望;雙喜無聲地流著淚,她不能放聲哭,她怕安生聽到哭聲會更難受。
廠子倒了,不用說,家里的經濟開始捉襟見肘,雙喜覺得天都要塌了。
雙喜兒子的婚事眼看著就要黃了,這沒過門的媳婦,怕是要跑了!
好在國家政策好,那幾年,全國開始大片規劃、開發工業園區,縣里的供地政策很優惠。這廠子不能因為倒了就不辦了,技術還在,客戶們也都還在,雙喜想著,跟安江商量了幾夜,兩人狠心拿自家房產到銀行辦了抵押貸款,申請入園,買了一塊地,然后一家人齊心協力,廠房終于從一片黃土坡地,慢慢有了廠子的雛形,從地基開始到廠房建成,一個像模像樣的廠子就展現在一家人面前。
車間里的叉車來來往往,毛竹等原材料、竹條等半成品、成品重新堆滿了車間,貨車隔個幾天就要來拉貨,有時候趕訂單還要加班加點。一掃廠子倒下那陣時的萎靡不振,安江身板活絡了起來,精神頭也好了許多,恢復了生龍活虎的勁頭,兒子也認認真真跟老爹一起在廠里轉悠,幫忙專門負責銷售和產品開發。
要地建廠前后三年、廠子投入生產僅一年時間,廠里的生產和銷售就重新走上了正常軌道。
這加起來的四年哪,雙喜覺得自己算是重新活了一回。
從小時候對貧窮的恐懼、對新生活的渴望,到生活的富足再到事業失敗的迷茫和痛苦,又從自我鼓氣,振作精神,到取得暫時性的成功,這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感受,是刻骨銘心的。努力付出的人終有回報,只要咬牙堅持住,希望就會來臨。
也許,今后的生活還會有風風雨雨,但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雙喜想,生活,總要去面對,困難和幸福,也許都會不約而至地來臨;溝溝壑壑,一步步去跨越,就當作自己的人生歷練,雙喜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她有思想、有見識,經歷了這么多,她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在梨樹下唱歌、抒發苦悶情緒的小姑娘了。
未來,還會有什么變化?沒人能知道。
窗前的雙喜,沉思著,微微一笑。